相关习题
 0  171653  171661  171667  171671  171677  171679  171683  171689  171691  171697  171703  171707  171709  171713  171719  171721  171727  171731  171733  171737  171739  171743  171745  171747  171748  171749  171751  171752  171753  171755  171757  171761  171763  171767  171769  171773  171779  171781  171787  171791  171793  171797  171803  171809  171811  171817  171821  171823  171829  171833  171839  17184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作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g)+H2O-6e-=CO2+6H+
(2)高铁酸钾(K2FeO4)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溶液长时间放置不稳定,会产生红褐色絮状物质及一种助燃性的气体,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
(3)已知:
化合物MgOAl2O3MgCl2AlCl3
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熔点/℃28002050714191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MgO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高,MgO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时不电离,难导电.
(4)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中草酸根的含量,通常将其配成溶液再用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将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CO2,MnO4-同时被还原为Mn2+此反应不要(要/不要)外加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待测液中出现紫红色,且振荡后半分钟内不再褪色,就表明到了终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X、Y、Z都是气体,在减压或升温后,Z的物质的量都会增大的反应是(  )
A.X+Y?3Z(正反应吸热)B.2X+Y?2Z(正反应吸热)
C.X+Y?2Z(正反应吸热)D.X+2Y?4Z(正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 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中,Cu恰好全部溶解,假设只放出NO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铜粉,不放出气体.
(1)标准状况下放出NO气体的体积是4.48L;
(2)原溶液中H2SO4的浓度至少应为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乳酸()及其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一种制备乳酸方法如下:

已知A能发生银镜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l)有机物A中官能团名称是醛基;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酸(CH2=CH-COOH)
①写出丙烯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CH2=CHCOOH→CH2=CHCOONa+H2O+CO2
②钠离子交换膜的一种材料是①中反应得到的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则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克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②③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复燃.
(3)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还有未反应的CO2
(4)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标准状况下),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答大或小),相差约30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欲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2)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3)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l2等气体,防止污染.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氧化性Cl2>Br2>I2的结论,理由是在探究氧化性Br2>I2时,无法排除Cl2对Br2与KI反应实验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2[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 KMnO4溶液19.98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摇匀.
(2)若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时仰视定容,则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3)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4)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
(5)计算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偏高.(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原子半径比B的小,B在反应中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化合生成盐,元素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与A同一主族,F常用于制半导体.
(1)D与E形成的一种化合物X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化学键,X电子式为
(2)B、C、D、F形成的气态氧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2O>NH3>CH4>SiH4(用氢化物化学式表示)
(3)用电子式表示A2D的形成过程,写出A2D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4)一定量的BD2与EDA充分反应,向生成物中逐滴加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来BD2与ED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写出BD2与EDA相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向生成物中逐滴滴加盐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O32-+H+=HCO3-、HCO3-+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NH4+,Al3+,I-,NO3-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C.pH=1的澄清透明溶液中:Cu2+,NH4+,K+,SO42-
D.FeCl3溶液中:SCN-,Na+,AlO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成光导纤维
B.用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秆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C.K2FeO4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常用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