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 | |
B. | 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两种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化合物 | |
C. | 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 |
D. | 元素X、Z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可以表示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 B. |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 | ||
C.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 D. |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过量的NaAlO2溶液 | |
B. | 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 |
C. |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 |
D.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
B. | 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 |
C. | 在空气中加热铝箔,发现内部的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 |
D. | 工业上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编钟(距今约2400年) | |
B. | 马家窑文化遗址的粟(距今约5300年) | |
C. | 秦始皇兵马俑(距今约2200年) | |
D. | 元谋人的门齿(距今约170万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溴乙烷中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然后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溴元素 | |
B. |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 |
C. |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 |
D. |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L 1mol•L-1的两种强酸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目均为NA | |
B. | T℃时,1 L pH=6纯水中,含10-6NA个OH- | |
C. | 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其溶液中H+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