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896  171904  171910  171914  171920  171922  171926  171932  171934  171940  171946  171950  171952  171956  171962  171964  171970  171974  171976  171980  171982  171986  171988  171990  171991  171992  171994  171995  171996  171998  172000  172004  172006  172010  172012  172016  172022  172024  172030  172034  172036  172040  172046  172052  172054  172060  172064  172066  172072  172076  172082  17209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能说明A元素非金属性比B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  )
A.A单质能与B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生成B单质
B.A元素的最高正价比B元素的最高正价要高
C.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A比B更强
D.A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比B原子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Ag+、NO3-、SO42-、Cl-,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B、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0.8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负极(填写“正”或“负”),甲、乙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分别为NaCl、AgNO3(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为0.025 mol.
(3)写出乙烧杯中的电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Ag++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
(4)如果电解过程中乙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变为电解水.
(5)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54g,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操作是向丙烧杯中加入4.5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CuSO4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某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图一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 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甲是ZnSO4(填“ZnSO4”或“CuSO4”)溶液;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2)图二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O2(填“CH4”或“O2”),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CH4-8e-+10OH-=CO32-+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回答如下问题:
(1)以壬烷(C9H20)代表汽油,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9H20+14O2=9 CO2+10H2O
(2)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是:向负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该电池正极反应的反应式是:O2+4e-=2O2-;该电池负极反应的反应式是:C9H20+28O2--56e-=9CO2+10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将海水中钢铁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钢铁锈蚀时,铁失去电子成为Fe3+,而后生成Fe(OH)3,再部分脱水成为氧化铁的水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铁件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B.电解精炼粗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变大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D.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H+6OH-+6e-═CO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氨在医药、化肥、国防、轻工业等方面均用途广泛.
(1)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生成1mol NH3,放出46kJ的热量.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b值为92,加入催化剂,a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压缩容器体积,b值不变.
(2)已知氢气的燃烧热△H=-285kJ•mol-1,则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每消耗8g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27.2kJ.
(3)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已知:
共价键O=ON≡NH-NH-O
E(kJ•mol-1497946390c
c的值为48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芳香族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且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
(2)芳香族化合物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tackrel{△}{→}$HCOONa++H2O
(3)有机物C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所含元素种类均相同,C和A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D,其中C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D的结构简式是;写出有机物C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O2$→_{△}^{Cu}$+2H2O
(4)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与Br2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Ba2+、Al3+、Fe3+、Cl-、I-、NO3-、CO32-、SO42-、MnO4-,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
(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①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H4+、Ba2+、I-,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l3+、Fe3+、MnO4-、SO42-、CO32-、NO3-,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Na+、Cl-
②请写出(2)(4)步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2)Cl2+2I-═I2+2Cl-
步骤(4)Ba2++CO32-═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铜片、银片、CuSO4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铜电极的质量减少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④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