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48  171956  171962  171966  171972  171974  171978  171984  171986  171992  171998  172002  172004  172008  172014  172016  172022  172026  172028  172032  172034  172038  172040  172042  172043  172044  172046  172047  172048  172050  172052  172056  172058  172062  172064  172068  172074  172076  172082  172086  172088  172092  172098  172104  172106  172112  172116  172118  172124  172128  172134  17214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碳,氮;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Si,P.
(2)在这些元素中,Na(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HClO4酸性最强;NaOH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
(4)写出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O=C=O.
(5)比较⑤与⑥的化学性质,Na更活泼,试用实验证明此现象(简述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族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ⅤⅡA0
2
3
4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Mg,⑥Si;
(2)画出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⑦⑧⑩⑪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K+>Ca2+(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4)元素⑧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③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5)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⑤的氧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6)元素①的单质的电子式为,元素⑬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③与⑦两元素形成某种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乙烯并检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甲同学用装置一来验证有乙烯生成,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合理,理由是:挥发出的乙醇、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随着反应的进行,丙同学观察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同时得到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为同时检验该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乙烯,丙同学提出可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二.
①装置二试管Ⅰ中盛装试剂为品红溶液;
②洗气瓶Ⅱ中盛装试剂为NaOH溶液.
(4)已知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加成时,在不同条件下产物有主次之分:

请以2-丙醇、HBr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制取1-丙醇,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①CH3CHOHCH3$→_{170℃}^{浓硫酸}$CH2H3CH=CH2↑+H2O
②CH3CH=CH2+HBr$\stackrel{过氧化物}{→}$CH2BrCH2CH3
③CH2BrCH2CH3+NaOH$→_{△}^{H_{2}O}$CH2OHCH2CH3+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是由HCl、NO、NO2、CO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此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时的洗气瓶时,气体体积减小.继续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发现从出气口出来的气体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全部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最后试管里仍为一满试管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气体中一定含有NH3、CO2、NOB.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Cl、H2、NO2
C.原气体中可能含有HCl、H2D.原气体中CO2和NO物质的量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和步骤如图:
(已知溴乙烷的沸点38.4℃)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图所示的U型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冰水;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
③小心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盐为NaHSO4)NaBr+H2SO4+C2H5OH$\stackrel{△}{→}$NaHSO4+C2H5Br+H2O.
(2)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其成分为Br2(写分子式).
(3)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更好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4)U型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油状液体生成.
(5)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C(填序号)
A.苯           B.H2O          C.Na2SO3溶液            D.CCl4
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
(6)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④①⑤③②(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L、M、R、T、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L与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R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M
T
(1)T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M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
(2)R是组成玻璃的元素之一,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iO2+2NaOH═Na2SiO3+H2O.
(3)下列有关相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cd.
a.M的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非金属性M强于R
b.高温下L的单质能从R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R,则非金属性L强于R
c.W的核电荷数比T多,原子半径比T小,得电子能力强,则非金属性W强于T
d.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LO3和Na2TO4溶液pH:Na2LO3>Na2TO4,则非金属性T强于L
(4)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硅、氯气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备RW4,该反应中除RW4外的另一种产物可以用于工业冶炼铁.制备RW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Cl4+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磷酸(H3PO4)在水中可分三步电离,能够以H3PO4、H2PO4-、HPO42-、PO43-等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分数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图1是某浓度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该H3PO4溶液,绘得滴定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图1可知H3PO4、HPO42-、PO43-不能大量共存,0.01mol•L-1NaH2PO4溶液中c(H2PO4-)>c(H3PO4)>c(HPO42-
B.PO43-+H2O?0H-+HPO42-的平衡常数为10-1.7
C.从a点到b点的反应为H2PO4-+OH-=HPO42-+H2O,可以选用pH计确定滴定终点,无需添加指示剂
D.在Na2HPO4溶液中存在c(Na+)+c(OH-)=c(H+)+c(PO43-)+2c(HPO42-)+3c(H2PO4-)+4c(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章鱼胺的结构为,其分子式为C8H12NO2
B.鸡蛋白可溶于水,加浓硫酸钠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鸡蛋白溶液聚沉,但原理不同
C.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三者互为同系物
D.与足量H2反应的产物为3-甲基-2-乙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毒.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1: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Ksp(FeS)=6.3×10-18;Ksp(CuS)=6.3×10-20;Ksp(PbS)=2.4×10-28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ClO2+H2O2═2ClO2-+O2↑+2H2O.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edcf(填写序号).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冷却结晶  e.加热蒸发  f.洗涤干燥
(3)自来水厂也可用ClO2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2S2O32-+I2═S4O62-+2I-反应.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操作Ⅱ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保持30秒不变色.
②在操作Ⅱ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4I-+4H+=Cl-+2I2+2H2O.
③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mol/LNa2S2O3溶液8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为0.54mg/L.
(4)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
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HClO2HFHCNH2S
Ka/mol•L-11×10-26.3×10-44.9×10-10K1=9.1×10-8
K2=1.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CN、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Na2S)>pH(NaCN)>pH(NaF)>pH(NaClO2)(用化学式表示);体积相等,物质的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前者大(填“前者”“相等”或“后者大”).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CuS;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此时体系中的S2-的浓度为6.3×10-1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