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85  171993  171999  172003  172009  172011  172015  172021  172023  172029  172035  172039  172041  172045  172051  172053  172059  172063  172065  172069  172071  172075  172077  172079  172080  172081  172083  172084  172085  172087  172089  172093  172095  172099  172101  172105  172111  172113  172119  172123  172125  172129  172135  172141  172143  172149  172153  172155  172161  172165  172171  17217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A族
B.原子半径Q>R>T
C.W原子得电子能力强于Q原子,且可形成共价化合物QW2
D.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只有一种氢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Y和W原子能形成两种造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Z
B.X的氢化物没有Z的氢化物稳定
C.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D.Y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沸点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常见金属.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Cu2+稳定,Cu+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2Cu+═Cu2++Cu.大多数+1价的铜的化合物是难溶物,如Cu2O、CuH等.
(1)Cu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
(2)目前制备纳米级Cu2O的一种方法:在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滴入N2H4•H2O水溶液,充分反应后即可得到Cu2O,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制备过程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OH)2+N2H4•H2O═2Cu2O+N2↑+7H2O.
(3)一定条件下,在CuSO4中加入NH4H反应生成氢化亚铜(CuH).
①CuH在过量稀硫酸中有H2生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H+2H+=Cu+Cu2++H2↑.
②将CuH溶解在足量稀硫酸中,当产生6.72L H2(标准状况下)时,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00℃时,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乙烯和氧气,其中乙烯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发生反应:2C2H4 (g)+O2(g)?2CH3CHO(g)△H<0,体系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c(C2H4)等于2c(CH3CH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前3s内,平均反应速率v(C2H4)为0.2mol•L-1•s-1
(3)5s时改变反应温度为T℃,v(CH3CHO)以0.01mol•L-1•s-1的平均速率减小,经t1 s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c(C2H4)=c(CH3CHO).
①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
②t1=5,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可生成甲醛:CO(g)+H2(g)?HCHO(g)△H<0,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2、CO和HCHO三种气体,测得CO的净反应速率(即正反应速率减去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第5min和第7min时分别改变了反应的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min阴影部分的值为C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
B.前4 min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C.第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向容器中再分别充入1 mol H2、1 mol CO和1 mol HCHO
D.第7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降低反应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X、Y、Z、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E的单质在Z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F和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F3Z4具有磁性.X的单质在Z2中燃烧可生成XZ和XZ2两种气体.D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XZ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Ⅷ族,Y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N≡N,DZ的电子式为
(2)X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①④.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金属晶体     ④分子晶体
(3)X、Y、Z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X、Y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CH4;Y、Z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A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Si(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HCl(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3H2O=H2SiO3↓+4HCl.
(4)在25℃、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该元素的符号是As;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的名称是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子式为C5H10的有机物,其结构可能是(  )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B.含2个双键的链状有机物
C.环状有机物D.含一个三键的链状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