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95  172003  172009  172013  172019  172021  172025  172031  172033  172039  172045  172049  172051  172055  172061  172063  172069  172073  172075  172079  172081  172085  172087  172089  172090  172091  172093  172094  172095  172097  172099  172103  172105  172109  172111  172115  172121  172123  172129  172133  172135  172139  172145  172151  172153  172159  172163  172165  172171  172175  172181  17218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近日来,全国安全事故频发,折射出人们对化学品与安全知识的极度缺乏,下列有关化学品与安全的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运液氯可用钢瓶装,车上应贴标志.装运浓硫酸可用铝槽罐车,应贴标志
B.冬天严禁在窗门紧闭的室内用煤饼炉取暖,因为生成的CO、CO2等容易引起中毒
C.洁厕灵和厨房清洁剂不   能混合使用,因为会反应生成Cl2引起中毒
D.患有胃溃疡的患者治疗胃酸过多,可用长期大量服用含Al(OH)3的胃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填序号);
A.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mol CO(NH22中含1 mol碳原子,2mol氮原子,4 mol氢原子,1 mol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1 mol H2O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Cl-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结果会偏低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_{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和FeSO4,每生成1mol Na2FeO4转移5mol电子.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起作用的原因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为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Fe(OH)3、ClO-、OH-、FeO${\;}_{4}^{2-}$、Cl-、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OH)3+3ClO-+4OH-═2FeQUOTE+3Cl-+5H2O.
②每生成1mol FeO${\;}_{4}^{2-}$转移3mol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③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什么问题该温度下K2FeO4比Na2FeO4的溶解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ClO2和Cl2(还原产物都为Cl-)是生活中常用的净水消毒剂.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时,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2.5倍.
(2)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Fe3+、Al3+、Mg2+、Na+、NO${\;}_{3}^{-}$、CO${\;}_{3}^{2-}$、SO${\;}_{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流程和有关现象如图1所示:操作③的相关图象如图2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需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100mL,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100 mL容量瓶.
②实验③中沉淀量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③试确定NO${\;}_{3}^{-}$是否存在?存在(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试计算c(NO${\;}_{3}^{-}$)=0.15 mol•L-1(若不存在,此问不必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BF(填选项序号)
A.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的中部测定其pH;
B.向冰醋酸中加水,溶液导电性最强时pH最小;
C.处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时,用大量水稀释后冲入下水道;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或品尝少量化学药品;
E.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试管收集产品;
F.酸碱中和滴定时,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2)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
A.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量:28.6g.
B.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④(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②③,无影响的有⑤.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BCF(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3H2O═2[Al(OH)4]-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_{3}^{-}$+Ca2++2OH-═CaCO3↓+CO${\;}_{3}^{2-}$+2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_{3}^{2-}$+2CH3COOH═2CH3CO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反应Ⅱ:2H2SO4(l)=2SO2(g)+O2(g)+2H2O(g)△H=+550kJ•mol-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
i.H2SO4(l)=SO3(g)+H2O(g)△H=+177kJ•mol-1
ii.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和温度.图2表示L一定时,ii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压强.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L1<L2并简述理由:SO3(g)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3(g)=2SO2(g)+O2(g)△H=+196kJ•mol-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NO2与N2O4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2NO2(g)?N2O4(g)△H(298K)=-52.7kJ•mol-1
(1)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N}_{2}{O}_{4})}{{c}^{2}(N{O}_{2})}$.
(2)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①A中的现象为气体的颜色加深.
②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降低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向正(选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