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097  172105  172111  172115  172121  172123  172127  172133  172135  172141  172147  172151  172153  172157  172163  172165  172171  172175  172177  172181  172183  172187  172189  172191  172192  172193  172195  172196  172197  172199  172201  172205  172207  172211  172213  172217  172223  172225  172231  172235  172237  172241  172247  172253  172255  172261  172265  172267  172273  172277  172283  17229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
B.胶体加入某些盐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气体的体积与温度(K)成正比.在不同温度时有的气体还会形成不同分子数的缔合物.一下是该气态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测得的密度.
温度/K2004008001600
密度/g•cm-33.210.810.200.11
今测得1600K时该物质的分子组成为AB2,则在其余温度时它的化学式应分别为(800K)时:AB2(400K)时:A2B4(200K)时:A4B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是透明的澄清液体
D.都呈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我国规定食盐的含碘量(按每千克食盐含碘元素计)为20~40mg/Kg,则每千克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物质的量应不少于(设碘酸钾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A.$\frac{20×1{0}^{-3}}{127}$molB.20M molC.$\frac{20×1{0}^{-3}}{M}$molD.$\frac{20}{M}$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240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10.0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④⑤.
①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倒入水槽中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⑦若将氢氧化钠固体放纸上称量
(5)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应贮存在细口试剂瓶中,加盖橡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A为金属单质,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的溶液.
D的水溶液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在水溶液中D能将某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C物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ⅤⅡA主族,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该元素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S>Cl>F(用元素符号表示).
(2)D的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Fe3++3H2O?Fe(OH)3+3H+
(3)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⑤(填序号).
(4)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5)气体C通入KI溶液中,氧化产物为KIO3,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25.6克的铜完全溶于适量的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NO2、N2O4、NO)的混合气,这些混合气恰好能被25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的盐溶液,则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B.0.2 molC.0.3molD.0.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同温同压下,三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HCl ②NO2③体积比为1:1的NO2和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B.4:4:5C.5:5:4D.15:1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C.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D.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