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303  172311  172317  172321  172327  172329  172333  172339  172341  172347  172353  172357  172359  172363  172369  172371  172377  172381  172383  172387  172389  172393  172395  172397  172398  172399  172401  172402  172403  172405  172407  172411  172413  172417  172419  172423  172429  172431  172437  172441  172443  172447  172453  172459  172461  172467  172471  172473  172479  172483  172489  17249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 (g)+O2 (g)═2H2O(l)△H=-571.6 kJ/mol
C.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c(H+)=c(OH-)=10-6 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温度、浓度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室温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B.V(NaOH)=10.00 mL时,QUOTE>1
C.当V(NaOH)=20.00 mL时,两种酸溶液的pH均等于7
D.V(NaOH)=20.00 mL时,c(Cl-)<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A.
海水防止铁被腐蚀
B.
CuSO4精铜的精炼
C.
ZnCl2溶液铁片镀锌
D.
饱和食盐水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于mA(s)+nB(g)?pC(g)+Q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n<pB.n>p
C.x点的状态是v>vD.以上答案都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得知: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过氧化氢等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
(1)学生甲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a.称取14.1g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时的反应方程式:I2+2S2O32-=2I-+S4O62-)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0.OOmL.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1.00×10-3mol•L-1Na2S2O3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电子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蓝色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未恢复.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30.0mg/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学生乙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纯净的NaCl,加蒸馏水溶解溶液无变化
滴入淀粉KI溶液,振荡;溶液无变化
然后再滴加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色
请推测实验③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加H2SO4后,溶液中O2氧化KI生成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推测:学生甲的实验结果可能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3)工业上通常用电解KI溶液的方法来制备碘酸钾,电解过程中请你帮助学生丙设计实验来判断电解是否完全.仪器不限,可选的试剂: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实验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
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ZnO$→_{①}^{稀H_{2}SO_{4}}$ 浸出液$→_{适量高锰酸钾溶液②}^{调pH约为5}$ $\stackrel{过滤}{→}$ 滤液$→_{③}^{Zn}$ $\stackrel{过滤}{→}$滤液 $→_{④}^{Na_{2}CO_{3}}$ 滤饼$→_{⑤}^{煅烧⑤}$ZnO
已知:a.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b.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Fe3+Fe2+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1.97.0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3.29.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Fe2+、Mn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3Fe2++7H2O=3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在加高锰酸钾溶液之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镍;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22.4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16.2g.则x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产物未全部注明,已知A、D为常见金属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且知B为具有磁性的氧化物,I在空气中转化为J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而试剂 ①②则为常见的酸、碱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①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d.
a.NaOH溶液       b.浓氨水         c.稀硝酸            d.稀盐酸
(2)A、C、E、F四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是Al.
(3)写出物质B、C的化学式:B:Fe3O4;C:Al2O3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A→F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I→J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试剂②可以由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和一种常见液体发生反应而制得,其相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5)某同学认为J中可能同时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的两种阳离子,若要确认其中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存在,应选用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规律推论
A含Ag+离子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离子
B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可以制取NO2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也可以制取NO2
CFe(OH)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Fe(OH)3固体中滴加氢碘酸生成碘化铁和水
D铜片不溶于稀硫酸铜片也不溶于稀硝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
①NaOH粉末;②18mol/L的H2SO4溶液; ③NH4NO3晶体;④Na2O2固体;⑤生石灰.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3年11月22日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正是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②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③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④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与乙醇互溶
⑤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A.②⑤B.③⑤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