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554  172562  172568  172572  172578  172580  172584  172590  172592  172598  172604  172608  172610  172614  172620  172622  172628  172632  172634  172638  172640  172644  172646  172648  172649  172650  172652  172653  172654  172656  172658  172662  172664  172668  172670  172674  172680  172682  172688  172692  172694  172698  172704  172710  172712  172718  172722  172724  172730  172734  172740  17274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裂解是深度裂化是将石油中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目的是得到小分子的烯烃,一定条件将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裂解,最多可能得到烯烃的种数是(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烷构型是正四面体而不是平面正四边形,下列事实可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CH3Cl没有同分异构体B.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
C.甲烷分子中的C-H键键角均相等D.甲烷分子可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含Al3+5.4g的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SO42-0.3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B.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成分为肠壁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D.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应尽量多食用油脂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B.用乙醇作萃取剂可以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C.乙醇、乙烷和苯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D.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100.0mL1.0mol/LH2SO4(aq)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s)B.3.0mol/LHNO3C.CH3COONa(aq)D.CuSO4(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二氧化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c(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过滤(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NH3 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CO2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1
②已知:C(s)+H2O(g)═CO(g)+H2(g)△H=+131kJ•mol-1
则C(s)+CO2(g)═2CO(g)△H=+172kJ•mol-1
Ⅱ.图2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 2-+7H2O,
(2)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已知: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通入HCl(写化学式).
Ⅲ.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2)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1、4.0×10-2mol•L-1和3.0×10-3mol•L-1,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因为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HClO的结构式:H-Cl-O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_{53}^{131}$I
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钾的电离方程式:KHSO4$\frac{\underline{\;熔融\;}}{\;}$ K++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溴水    
②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③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④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应垫上石棉网
⑤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⑥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