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上述反应若有0.9molBr2反应,转移电子为1.5×6.02×1023个 | |
B. | 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 | |
C. | 若将NaBr和NaBrO3转变为Br2,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 |
D. | 该反应Na2C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漂白粉溶液中加浓HCl:Cl-+ClO-+H2O═Cl2↑+2OH- | |
B. | 醋酸钠溶液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 | |
C. |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2Ba2++2SO42-+Al3++4OH-═2BaSO4↓+AlO2-+2H2O | |
D. | 电解MgCl2水溶液:2Cl-+2H2O $\frac{\underline{\;电解\;}}{\;}$ H2↑+Cl2↑+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步骤 | ![]() | ![]()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 Fe 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
A. | Ⅰ中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 |
B. |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 |
C. |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 |
D. | 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g+、Cl-、NO3-、K+ | B. | K+、Cu2+、SO42-、NO3- | ||
C. | K+、Mg2+、Cl-、OH- | D. | NH4+、SO42-、NO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50a}{13}$ mol | B. | $\frac{50a}{26}$mol | C. | $\frac{25a}{13}$mol | D. | $\frac{100a}{13}$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H2=E1-E3 | |
B. | 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 |
C. | 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8>Q2>2Q1 | |
D. | 氨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H=+906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