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623  172631  172637  172641  172647  172649  172653  172659  172661  172667  172673  172677  172679  172683  172689  172691  172697  172701  172703  172707  172709  172713  172715  172717  172718  172719  172721  172722  172723  172725  172727  172731  172733  172737  172739  172743  172749  172751  172757  172761  172763  172767  172773  172779  172781  172787  172791  172793  172799  172803  172809  17281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加入(  )
A.H2OB.CaO(s)C.CaCO3 (s)D.NaOH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NH3、Cl2、H3PO4B.AgCl、Ba(OH)2、H2S
C.H2SO3、NaOH、H2SO4D.NH3•H2O、H2O、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工业上制取镁单质,常将镁蒸气在下列哪种气体环境中冷却(  )
①O2    
②CO2    
③空气  
④Ar    
⑤N2
A.②④⑤B.只有④C.③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冶炼方法中,不能制得相应金属的是(  )
A.加热氧化铝B.电解熔融氯化钠
C.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铝粉与氧化铁高温共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高温分解B.甲烷能发生加聚反应
C.甲烷是一种很好的燃料D.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溶液(密度为0.915g•cm-3).该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0mol/L,试计算:
(1)该氨水中NH3的质量分数为22.3%.
(2)1体积水需吸收378体积氨气(标准状况)可制得上述氨水
(3)取a/5mL的上述氨水,稀释到5a  mL,所得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48mol/L.(本题中氨水稀释过程中的其它变化忽略不计,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混合物A中,含有KAl(SO42、Al2O3和Fe3O4,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判断:
(1)固体 D 中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ⅢA族
(2)写出沉淀的化学式:Al(OH)3
(3)反应 ①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OH-═2AlO2-+H2O②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固体 C 和 F 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两者发生反应时,每有 1mol 固体 C参加反应,同时有F0.5 mol参加反应.
(5)单质F不与冷、浓硝酸反应的原因是钝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D均为4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常温下A、B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其分子组成可表示为B2A2和B2A;B与D可形成分子X,也可形成阳离子Y,X、Y在水溶液中呈现的酸、碱性正好相反;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IA族;液态X类似B2A,也能微弱电离且产生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则液态X的电离方程式为2NH3NH4++NH2-
(2)M、N是由A、B、C、D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类型的强电解质,M的水溶液呈碱性,N的水溶液呈酸性,且M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N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则M、N分别为(填化学式)NaOH和NH4NO3;写出使N的水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NH4++H2ONH3•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8NH3+6NO2-_7N2+12H2O
(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4:3.
(3)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正值kJ•mol-1(正值或负值)
根据如图回答:

①压强 P1比P2小填(“大”或“小”)
②(a+b)比(c+d)小填(“大”或“小”)
③温度t1℃比t2℃高填(“高”或“低”)
④△H值为正填(“正”或“负”)(正值表示正反应吸热,负值表示正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现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继续滴加D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相应方程式:
上述反应②中生成白色沉淀后,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上述反应③中生成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2)若先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再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看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到浅黄色,再出现红色.
此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