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647  172655  172661  172665  172671  172673  172677  172683  172685  172691  172697  172701  172703  172707  172713  172715  172721  172725  172727  172731  172733  172737  172739  172741  172742  172743  172745  172746  172747  172749  172751  172755  172757  172761  172763  172767  172773  172775  172781  172785  172787  172791  172797  172803  172805  172811  172815  172817  172823  172827  172833  17284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操作为:
①配制250mL溶液: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mol•L-1KMnO4溶液装入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反应中生成的锰离子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0.0020.10
21.0020.90
30.0022.10
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90.00%.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CD.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氯、溴、碘在化合物中都会显示-1、+1、+3、+5价,并且会相互化合形成卤素互化物,取2.5克KClO3粉末置于冰水冷却的锥形瓶中,加入5.0克研细的I2,再注入3cm3水,在45分钟内不断振荡,分批加入9~10cm3浓HCl,直到I2完全消失为止(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在40℃以下).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冷却,得到橙黄色的晶体A.
将少量A置于室温下的干燥的试管中,发现A有升华现象,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在管口检测,试纸变蓝.接着把试管置于热水浴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管内的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液体.
将少量A分别和KI,Na2S2O3,H2S等溶液反应,均首先生成I2
酸性的KMnO4可将A氧化,得到的+5价含碘化合物.
(1)写出A的化学式;写出上述制备A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ICl3,KClO3十I2+6HCl=2ICl3+KCl+3H2O.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ICl3=ICl+Cl2
(3)写出A和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Cl3+3KI=2I2+3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密闭容器中,将碳酸氢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粉未加热至250℃,使其充分反应最后测得残余固体中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amol和bmol,且a>b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中固体的成份及其物质的量是:Na2CO3:amol,NaOH:bmol.
(2)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aHCO3)=amol,n(Na2O2)=$\frac{a+b}{2}$mol.
(3)反应后容器气态物质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是:n(O2)=$\frac{a+b}{4}$mol,n(H2O)=$\frac{a-b}{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图1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 NH4Cl,理论上需NaCl11.7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35℃(33℃~40℃均可).
(4)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加热样品,并收集试管口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向10mL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0.5mol/L的烧碱溶液,反应得到沉淀0.78g,则加入的烧碱溶液的体积为(  )
A.30mLB.70mLC.90mLD.14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m g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 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aVmol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n-m}{17}$mol
④生成NO气体的体积室温下为$\frac{22.4(n-m)}{51}$L
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frac{n-m}{51}$+$\frac{aV}{1000}$)mol.
A.2项B.3项C.4项D.5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向5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
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frac{m-n-2}{w•m}$molB.$\frac{w(m-n)}{n}$molC.$\frac{w}{n}$(m-n-2)molD.$\frac{w}{m}$(m-n+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0.2mol Na${\;}_{2}^{18}$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下表对生成物Na2CO3 和O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Na2CO3的质量关于O2的描述
A21.2gO2的摩尔质量是36g•mol-1
B21.6g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L
C21.6gO2的摩尔质量是34g•mol-1
D22.4g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某种有机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85.71%,H:14.29%(质量分数),质谱数据表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2
(2)已知该物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A、B、C是其中的三种,请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①A是链状化合物与氢气加成产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则A的可能结构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②B是链状化合物,若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B的系统命名为2,3-二甲基-2-丁烯
③C是环状化合物,若1H-NMR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则C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