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676  172684  172690  172694  172700  172702  172706  172712  172714  172720  172726  172730  172732  172736  172742  172744  172750  172754  172756  172760  172762  172766  172768  172770  172771  172772  172774  172775  172776  172778  172780  172784  172786  172790  172792  172796  172802  172804  172810  172814  172816  172820  172826  172832  172834  172840  172844  172846  172852  172856  172862  17287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2Fe+3Br2=2FeBr3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D中看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E中看到的现象是有白雾,产生淡黄色沉淀.
(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红褐色的絮状物生成,底部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液面上有白雾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填字母).
(5)改进后的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充分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6)将B中的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将下层液体再次水洗分液而后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的液体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苯和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实验室可用氯气和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红棕色、易与水发生较剧烈的化学反应,100度左右时易升华.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1、2所示.

(1)写出B中制取Cl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当D中有充满黄绿色气体现象时再点燃D处酒精灯的比较合适.
(3)装置1 和装置2的都有缺点,如果选用2装置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E、F之间加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消毒剂.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提示:NCl3中N为-3价).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H2
(2)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电解\;}}{\;}$3H2↑+NCl3.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电解时需注意的问题是:①控制好生成NCl3的浓度;②控制好反应的温度.
(3)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6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Cl3+3H2O+6ClO-2=6ClO2↑+3Cl-+3OH-+NH3↑.
(4)实验室制取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Fe2+、Fe3+、H+
(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等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BC.
A. Mg2+      B.Fe2+  C.Al3+      D.Cu2+
(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图1: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Ⅱ的名称是洗涤;
②请写出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3-═FeCO3↓+CO2↑+H2O
(4)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 工业上有16t Fe2O3在200m3的容器中反应,1小时后测得Fe2O3的转化率为50%,则这段时间内CO的消耗速率为0.75mol/(L•h).
(5)爱迪生蓄电池的反应式为:Fe+NiO2+2H2O$?_{充电}^{放电}$Fe(OH)2+Ni(OH)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水消毒剂.用如图2装置可以制取少量高铁酸钠.
①此装置中爱迪生蓄电池的负极是_a(填“a”或“b”).
②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Fe-6e-+8OH-=FeO42-+4H2O_.
③当制得132.8g高铁酸钠时,阳极区减少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
①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
②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乙醇和1:1的硫酸.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b(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aBr+H2SO4═HBr+NaHSO4
②HBr+CH3CH2OH$\stackrel{加热}{→}$CH3CH2Br+H2O. 
(3)①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冷却,液封溴乙烷.
②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3层.
(4)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d(选填编号).
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5)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ab.(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和HBr的挥发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II)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填字母代号).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4)实验开始后,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可采取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5)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
(6)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有ad.(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7)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请设计简单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填序号).
a.蒸馏水                     b.饱和NaHSO3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入几滴BaCl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产品中含有Na2SO4,若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产品中不含Na2SO4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露置于潮湿空气中会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工业上由金属与氯气作用或由无水氯化氢气体与熔融Al作用而制得,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内通过下列装置(如图)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 ↑+2H2O.
(2)为使实验成功,A和B间需要加适当的装置,请将它画在框内,并注明其中盛放的药品.如果A产生的气体直接进入B中,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
(3)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填写字母,下同)A处的酒精灯,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灯.
(4)在C处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化铝,原因是AlCl3易升华.
(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且防止水蒸气进入C使AlCl3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用图1反应制取肉桂酸.
药品物理常数如表:
苯甲醛乙酸酐肉桂酸乙酸
溶解度(25℃,g/100g水)0.3遇热水水解0.04互溶
沸点(℃)179.6138.6300118
相对分子质量10610214860
填空:
Ⅰ.合成: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向三颈烧瓶中先后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4.8g苯甲醛和5.6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在150~170℃加热1小时,保持微沸状态.
(1)空气冷凝管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冷凝回流.
(2)该装置的加热方法是空气浴(或油浴).加热回流要控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剧烈沸腾,会导致肉桂酸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乙酸酐蒸出,反应物减少,平衡左移.
(3)不能用醋酸钠晶体(CH3COONa•3H2O)的原因是乙酸酐遇热水水解.
Ⅱ.粗品精制:将上述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热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如图3操作:
(4)加饱和Na2CO3溶液除了转化醋酸,主要目的是将肉桂酸转化为肉桂酸钠,溶解于水.
(5)操作I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苯甲醛取样,加入银氨溶液共热,若有银镜出现,说明含有苯甲醛,或加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苯甲醛.
(7)若最后得到纯净的肉桂酸5.0g,则该反应中的产率是75%(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
已知:①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性质.
②2Na2CO3(aq)+3H2O2(aq)?2Na2CO3•3H2O2 (s)△H<0
③50℃时,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玻璃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H2O2溶液顺利流下
(2)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温度,用该装置制备过碳酸钠有不足之处,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AB(填序号).
A、缓慢滴加H2O2溶液    B、冷水浴    C、用酒精灯加热
(3)将实验改进后按如图2所示流程可获得过碳酸钠产品
①洗涤固体Y时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洗涤剂的目的是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损失,并带走水份利于干燥
②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增大钠离子浓度,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
(4)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有AB.
A.Na2SB.FeCl3C.Na2SiO3      D.NaHCO3
(5)过碳酸钠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钠,可用重量法测定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步骤:取m1g样品→溶解→沉淀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m2g.
①写出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CO32-=BaCO3
②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③结果与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沉淀是否完全及过碳酸钠有无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