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67  173075  173081  173085  173091  173093  173097  173103  173105  173111  173117  173121  173123  173127  173133  173135  173141  173145  173147  173151  173153  173157  173159  173161  173162  173163  173165  173166  173167  173169  173171  173175  173177  173181  173183  173187  173193  173195  173201  173205  173207  173211  173217  173223  173225  173231  173235  173237  173243  173247  173253  17326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氨的合成是重要的一项化工生产.已知合成氨有关能量变化的图象如图1.

(1)反应 N2(g)+3H2(g)?2NH3(g)△H=-92kJ/mol;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H-H:436,N≡N:946,则N-H的键能是391kJ•mol-1
(3)在一定条件下按图2实线I进行,改变某条件按图2虚线II进行,则该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3mol H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其热效应始终小于92kJ,请说明原因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得到的氨小于2mol;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2、bmol H2,达到平衡时n(N2):n(H2)=1:3,则a:b=1:3.
(6)在一个5L密闭容器中加入8molN2、22mol H2,2min内v(N2)=0.2mol•L-1•min-1,5min后达化学平衡,维持温度不变平衡时压强是反应前的11/15.2min和平衡时n(NH3)分别是4mol和8mol.(写出此结果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
(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830℃,某时刻各物质浓度符合下式:2[c(CO2)•c(H2)]=3[c(CO)•c(H2O)],试判断此时v大于v.(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平衡关系:把重铬酸钾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呈橙色.
(1)写出重铬酸钾溶于水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Cr2O72-+H2O?2CrO42-+2H+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黄色.
(3)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应是橙色,因为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r2O72- 浓度增大.
(4)向原溶液中加入 硝酸钡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向右移(向左或向右移),溶液颜色将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酸性高锰酸钾和草酸的反应中,加硫酸锰可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B.硫代硫酸钠和硫酸的反应中有硫和二氧化硫产生
C.FeCl3和CuSO4都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催化效果一样
D.H2O2的分解的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高温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恒容时,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升高温度,K值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常温下$\fra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B.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CO32-、Cl-、NO3-
D.常温下,$\frac{{K}_{w}}{c({H}^{+})}$=0.1 mol•L-1的溶液:Na+、K+、C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减慢
C.反应CaCO3(s)=CaO(s)+CO2(g)的△S<0
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加入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

(1)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图1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微波水热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Co2+
(2)H2S热分解制氢时(2H2S(g)=2H2(g)+S2(g)△H=+169.8kJ•mol-1),常向反应容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
(3)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N2H4)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则N2H4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H4$?_{△}^{催化剂}$N2+4NH3;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降低反应温度、增加压强等(写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磷的单质和化合物有着重要的应用.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下列实验可制备磷酸铁.

(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加快Fe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2)为了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节pH=7
(3)将一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Fe(OH)3(写化学式).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P-PP-OO=OP=O
键能/kJ•mol-1197360499X
已知白磷固体(P4 结构如图1所示)的燃烧热为.2378.0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固体产物结构如图2所示,则白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5O2(g)=P4O10(s)△H=-2378.0kJ/mol;上表中X=434.
(5)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3所示.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4~5.5(介于此区间内的任意值或区间均可);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HPO42-)>c(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对于反应xA(g)+yB(g)?pC(g)+qD(g).压强与温度对C的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若m、n表示不同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吸热”);
②若m、n表示不同压强,则(x+y)<(p+q)(填“>”、“=”或“<”);
③用文字描述b曲线的OG段比a曲线的OH段陡的原因:因为OG段表示的温度、压强均高于OH段,所以反应速快,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少,故b曲线的OG段比a曲线的OH段陡;
④用文字描述a曲线的HE段比b曲线的GF段高的原因:HE段相对于GF段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到达的平衡,因为该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体积增大的反应,故降温、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含量增大,故a曲线的HE段高于b曲线的GF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