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323  173331  173337  173341  173347  173349  173353  173359  173361  173367  173373  173377  173379  173383  173389  173391  173397  173401  173403  173407  173409  173413  173415  173417  173418  173419  173421  173422  173423  173425  173427  173431  173433  173437  173439  173443  173449  173451  173457  173461  173463  173467  173473  173479  173481  173487  173491  173493  173499  173503  173509  17351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为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0.7molB.0.8molC.0.6molD.0.9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高效水处理剂ClO2在实验室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 是氧化产物
B.1mol KClO3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
C.KClO3 在反应中被氧化
D.H2C2O4的还原性强于ClO2 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无色溶液中:K+、Fe3+、Cl-、SO4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K+、Mg2+、Cl-、NO3-
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a2+、H+、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表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
1.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2.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3.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4.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E中发生了皂化反应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B乙酸,D乙酸乙酯,E油脂,F葡萄糖,G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T℃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H<0的平衡常数K=9.向容积固定的某真空容器中充入N2(g)、H2(g)和NH3(g),使其浓度分别为3mol/L、1mol/L和50mol/L,在T℃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后,反应要放出能量
B.建立平衡状态时c(N2)<3 mol/L
C.该条件下,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frac{1}{14}$
D.反应条件变化时,其K值也一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危险品的安全存放事关重大.
(1)电石是一种遇水即产生可燃性气体的物质,主要成分是CaC2,常含有杂质CaS.
①CaC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阴离子电子式为
②写出CaC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Cl═CaCl2+C2H2↑.
(2)Mg2Si遇水会产生自燃性气体,也是一种危险品.64g该自燃性气体在25℃101KPa下充分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固态氧化物时放出akJ热量,写出该自燃性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iH4(g)+2O2(g)═SiO2(s)+2H2O(l)△H=-$\frac{a}{2}$kJ/mol.
(3)LiAlH4遇水立即发生爆炸性的猛烈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两种碱,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AlH4+4H2O=LiOH+Al(OH)3↓+4H2↑.
(4)格式试剂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遇水剧烈反应,生成可燃性烃RH和Mg(OH)X.
(5)NaCN是一种剧毒物质,处理该物质常用三种方法.
①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2+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CN-+S2O32-=SCN-+SO32-
②用过氧化氢处理NaCN可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氨,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H2O2+CN-+OH-=CO32-+NH4+
③用氯气处理CN是选修一上介绍的一种方法,可谓以毒攻毒,请写出碱性条件下用氯气氧-化CN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一种空气中主要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Cl2+12OH-+2CN-=10Cl-+2CO32-+6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工业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密闭容器中,使2mol N2和6mol H2混合发生以上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1:3,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1:1.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向左移动(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5)如图表示工业500℃、60.0MPa条件下合成氨,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14.5%.
(6)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9}{a-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刚性容器内部有一个不漏气且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成左右两个室,左室内充入一定体积的N2气体,右室充入A和B两种气体,且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右室内发生如下反应:3A(g)+2B(g)?C(g).反应开始前活塞停留在离左端1/4处(如图),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时,活塞处于容器中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右室气体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2:1,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②应达平衡时气体A的转化率为83.3%.
③容器中左右两室起始时充入的各物质的量均为原来的两倍,那反应前活塞相对于原来的$\frac{1}{4}$处将不变(填“偏左”、“偏右”或“不变”),达平衡时,活塞相对于中间位置将偏右(填“偏左”、“偏右”或“不变”).A的转化率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气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焓变△H(kJ/mol)活化能Ea(kJ/mol)
甲烷氧化CH4(g)+2O2(g)=CO2(g)+2H2O(g)-802.6125.6
CH4(g)+O2(g)=CO2(g)+2H2(g)-322.0172.5
蒸汽重整CH4(g)+H2O(g)=CO(g)+3H2(g)206.2240.1
CH4(g)+2H2O(g)=CO2(g)+4H2(g)165.0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CO2(g)+H2(g)的△H=-41.2kJ•mol-1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气重整的反应速率小于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frac{{p}^{3}({H}_{2})×p(CO)}{p(C{H}_{4})×p({H}_{2}O)}$;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放热的甲烷氧化反应为吸热的蒸气重整提供能量.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B.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 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导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B.2C(s)+2O2(g)═2CO2(g)△H=akJ•mol-1:2C(s)+O2(g)═2CO(g)△H=bkJ•mol-1,则a>b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
D.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H<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