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2495  182503  182509  182513  182519  182521  182525  182531  182533  182539  182545  182549  182551  182555  182561  182563  182569  182573  182575  182579  182581  182585  182587  182589  182590  182591  182593  182594  182595  182597  182599  182603  182605  182609  182611  182615  182621  182623  182629  182633  182635  182639  182645  182651  182653  182659  182663  182665  182671  182675  182681  18268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桂酸甲酯(代号M)是常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用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5︰5︰1,且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现测出M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有6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1︰1︰3。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M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根据以上信息确定肉桂酸甲酯的分子式为___,结构简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煮沸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0.3 mol·L1酒精溶液的密度为ρ1 g·mL10.1 mol·L1酒精溶液的密度为ρ2 g·mL1,其中ρ12,若将上述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大于0.2 mol·L1 B. 等于0.2 mol·L1

C. 小于0.2 mol·L1 D. 无法估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

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反应器中NH3还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________。

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 mg·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 mL c2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验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_________。

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15NN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油脂 B. 仅由三种元素组成

C. 可水解成氨基酸 D. 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上海]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

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100 m3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_______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 mg/L,达到排放标准)。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H2O。

(5)上述反应涉及到的元素中,氯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____;H、C、N、O、Na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6)HCN是直线型分子,HCN是____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H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A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填序号);

①酯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3)将A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混合并加热,再让得到的主要产物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了某聚合物,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3分)

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

化合物

SiCl4

TiCl4

AlCl3

FeCl3

MgCl2

沸点/

58

136

181(升华)

316

1412

熔点/

69

25

193

304

714

在TiCl4中的溶解性

互溶

——

微溶

难溶

(1)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 Cl2(g)= TiCl4(g)+ O2(g) 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过程中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

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HCl和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精制过程:粗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TiCl4。示意图如下:

物质a是______________,T2应控制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可知,上述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实验室需要240 mL 2.0 mol·L1H2SO4溶液,现用以上浓硫酸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2)下列仪器中,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

A50 mL量筒 B100 mL容量瓶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E.药匙 F.烧杯

3)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__

4请先通过计算____(请把计算过程写在框内),再确定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溶液用于稀释

5)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各步骤序号)

A.冷却至室温 B.洗涤并移液 C.量取 D.稀释 E.摇匀装瓶 F.定容 G.移液

6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对配制结果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②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③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6分)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下列实验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