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湿润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化合物D的结构为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烃A B C D,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烃A为CH3CH3
B.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取代反应
D.化合物D属于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个
B.22.4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7NA个
C.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D.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C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B. 33.6L NH3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 同温同压下,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做氯化氢喷泉实验后,烧瓶内的液体只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 )
A.HC1气体没有完全溶解B.装置漏气,进入空气
C.集气时有空气混入D.从胶头滴管挤入烧瓶的水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04,较多的Cu2+和少量Na+。该工厂计划从废水中回收FeS04和金属铜。根据下列流程图,同答问题。
(1)加入的试剂x为____,y为____;
(2)加入试剂y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操作(I)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200mL MgCl2、AlCl3的混合液,其中c(Mg2+)=0.2mol·L-1 ,c(Cl-)=1.3 mol·。要使Mg2+转化成Mg(OH)2,并使Mg2+和Al3+分离开来,至少需要4 mol·L-1的NaOH溶液
A. 140mL B. 120mL C. 100mL D. 8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碳酸锰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 ,其中含Fe、Ca、Mg、Al等元素。
②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为:MnCO3 +2NH4Cl MnCl2+2NH3↑ +CO2↑+ H2O。
③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pH的值:
Al3- | Fe3+ | Ca2+ | Mn2+ | Mg2+ | |
开始沉淀的pH值 | 4.1 | 2.2 | 10.6 | 8.8 | 9.6 |
沉淀完全的pH值 | 4.7 | 3.2 | 13.1 | 10.1 | 11.1 |
(1)实验室“焙烧”操作盛放固体的仪器为。
(2)结合图1、2、3,分析焙烧过程中对温度、NH4Cl用量[m(NH4Cl):m(锰矿粉)]、时间的最佳选择依次为、、。
(3)对锰浸出液净化除杂时,先加入MnO2将Fe2+转化为Fe3+ , 再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 , 将Fe3+和Al3+变为沉淀除去。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变为氟化物沉淀除去。
(4)“碳化结晶”步骤中,加入碳酸氢铵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6)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锰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为:称取16.80g试样,溶于适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反应:2Mn2++NO3-+4PO43-+2H+ 2[Mn(PO4)2]3-+NO2-+H2O充分进行。除去溶液中存在的NO3-和NO2-后,加入l00.00mL2.00 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PO3-;再用1.00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滴定过量的Fe2+ , 滴定终点时消耗10.00mL酸性K2Cr2O7溶液。
①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还原产物是Cr3+)。
②产品中碳酸锰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