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苏打﹣NaHCO3
B.胆矾﹣CuSO4
C.酒精﹣C2H5OH
D.生石灰﹣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它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 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 鉴别碳酸钠与亚硫酸钠
D. 制备少量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
方案 | 反应物 |
甲 | Cu、浓HNO3 |
乙 | Cu、稀HNO3 |
丙 | Cu、O2、稀HNO3 |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则分液漏斗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已知由E转化成C的现象是: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回答: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D________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__
(2) 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C的一个重要应用 ;
(2)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是一种黑色非金属单质固体,写出B的一个用途 ;
(4)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化学式可能为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干海带 海带灰 悬浊液 滤液 碘水 I2的CCl4
溶液 I2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