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右图,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B2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图中选择性透过膜只能让阳离子选择性透过
C. 电子由VB2极经导线、负载流向电极a D. 电极a上发生反应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O(g),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判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t1=△t2时,CO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C.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D.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的量越大,阿伏加德罗常数就越大
B.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都约等于6.02×1023
C.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D.在数值上等于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一一有机化学基础]新泽茉莉醛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
Ⅱ.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新泽茉莉醛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G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G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1mol气体,且G能发生银镜反应,则G的结构有_____种。其中一种结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且被氧化后能与乙二醇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6)结合已知Ⅱ,设计以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世上万物,神奇可测。其性质与变化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____(填标号)。
A.BeCl2 B.H2O C.HCHO D.CS2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位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T的原子序数比Q多2。T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
(3)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Cu2+能与NH3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Cu(NH3)4]SO4。
①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Cu(NH3)4]SO4中,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键 E.极性键
③NH3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④[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4)Cu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晶体内铜离子与氧离子间的最近距离为_____ (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cm。
(5)在Cu2O晶胞结构中,Cu处于正四面体空隙,O处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①(CH3)2C=O+HCN→(CH3)2C(OH)CN
②(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新法合成的反应是:③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②中CH3OH是CH2OHCH2OH(乙二醇)的同系物
B. 反应③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C. 甲基丙烯酸甲酯有两种官能团
D.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