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9921  189929  189935  189939  189945  189947  189951  189957  189959  189965  189971  189975  189977  189981  189987  189989  189995  189999  190001  190005  190007  190011  190013  190015  190016  190017  190019  190020  190021  190023  190025  190029  190031  190035  190037  190041  190047  190049  190055  190059  190061  190065  190071  190077  190079  190085  190089  190091  190097  190101  190107  19011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酸性:H2CO3>H2SiO3

C. 碱性:NaOH>LiOH D. 热稳定性:HF>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提示:Ag+ 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 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中Ag+浓度增大

C. 断开K1,闭合K2后,NO3A电极移动

D. 断开K1,闭合K2后,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柴油是一种用植物油、动物油或废弃油脂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清洁燃料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甲酯。一种用菜籽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步骤如下:

向右图所示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2 g CH3OH、0.2 g NaOH,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0 g(0.021~0.023 mol)菜籽油及60 mL正己烷。

加热至60~65 ℃,搅拌2.5~3 h,静置。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及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分液、水洗。

蒸馏保持120℃时至无液体流出剩余物为生物柴油。

(1)步骤①中控制n(CH3OH)/n(油脂)>3的目的是________;正己烷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②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菜籽油的成分之一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如右图)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用分液漏斗分离时获取上层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用水洗涤上层液体时说明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用6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

B.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比用 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0mol/LNaOH测得的数值准确

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D.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反应可制备有机中间体异氰酸苯酯。

1Ni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异氰酸苯酯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1 mol异氰酸苯酯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3NaOCN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2H5OH的沸点高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NiAl形成的一种合金可用于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4)若生成0.2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量铝片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几乎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热,升高溶液温度 B. 将铝片改为等质量的铝粉

C. 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 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硫氰酸盐、苯酚及硫代硫酸盐是HPF脱硫废液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还含有ClSONa)可用NaClO3H2SO4作脱除的试剂。

1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时反应C6H5OH2O C6H5OHOH的平衡常数为K________(C6H5OHKa1×1010)

3处理该废水需经预处理和再处理阶段。

用浓硫酸对600 mL HPF脱硫废液进行酸化预处理(反应温度100℃)其结果如表1所示:

1 预处理前后三种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项目

S2O (g·L1)

SCN(g·L1)

苯酚(g·L1)

pH

处理前

34.28

70.11

1.3

8.55

处理后

0.91

69.76

1.35

2.4

由表1可知该处理过程中主要被除去的污染物是________

对预处理后废液进行再处理(反应温度100 ℃)13次依次向废液中加入试剂情况如表2所示:

2 13次依次加入试剂情况

次数

1

2

3

4

span>5

6

7

8

9

10

11

12

13

NaClO3/g

16.3

0

0

0

0

0

7.6

0

5.7

0

10.9

0

7.1

H2SO4/mL

0

2

2

2

4

4

0

4

0

4

0

4

0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6次苯酚脱除率可达到80%左右该过程中苯酚转化为白色沉淀(含苯环)这与溶液中ClOCl反应产生Cl2有关。该白色沉淀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由表2和图1中数据得出713次操作中SCN在较强酸性条件下被ClO (不水解)氧化的依据是________。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砖红色沉淀(夹杂少量白色沉淀)对沉淀进行XPS分析部分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2所示。已知SCN可被某些氧化剂(Cu2)最终氧化为砖红色的沉淀(SCN)x。一种推测认为该实验中产生的砖红色沉淀为(SCN)x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在铁棒上电镀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在原电池中作负极,在电镀池中作阳极

B. 原电池溶液增加的质量比电镀池阴极增加的质量大

C. 锌棒每减少0.65 g,导线上转移的电子就为0.02 mol

D. 电镀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用Zn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下图,已知沉淀2为蓝色。

(1)写出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______;沉淀3________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