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常见有机物 A、B、C、D、E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D 是有香味且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E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请回答: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E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中混有的C
c.②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将足量固体A加入恒容真空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s)2B(g)+C (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容器内B、C的浓度之比为2∶1
C. B的生成速率等于C的消耗速率 D. 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SiO2SiCl4Si B. CuSO4Cu(OH)2Cu
C. 饱和NaCl(aq) NaHCO3(s) Na2CO3(s) D. FeS2(s) SO3(g)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B. 用两个铜电极电解CuSO4 溶液:2Cu2+ +2H2O 2Cu↓ + O2↑ +4H+
C.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H++SO42-+Ba2++OH-= H2O+BaSO4↓
D. 向含有0.1 mol溶质的硫酸亚铁稀溶液中加入7.8 g Na2O2:4Na2O2+4Fe2++6H2O=4Fe(OH)3+8Na++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单质是常用的导体材料B.硅单质常被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C.玻璃能被氢氟酸刻蚀D.二氧化硅常被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
B | 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
C |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D | –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A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用电子式表示B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
(3)在元素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______。
(4)已知硒(Se)与D同主族,且位于D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a.其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3
d.非金属性比C元素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Ti)及其化合物大量应用于航空、造船、电子、化学、医疗器械、电讯器材等各个领域,工业上常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焦炭、氯气、金属镁为原料生产金属钛,其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可燃性气体X是______。
(2)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稀有气体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处理废催化剂FeBr3溶液,得到溴的苯溶液和无水FeCl3。下列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使Br- 全部转化为溴单质
C. 用装置丙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D. 用装置丁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发至干,再灼烧制得无水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能
B.活化分子互相碰撞即可发生化学反应
C.催化剂是通过增大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速率的
D.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