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N2与4molH2混合充分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mol
B.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C. 常温下,C(s)+H2O(g)CO(g)+H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Na2SO4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 mol气体时,溶液中析出了b mol的结晶水合物Na2SO4·10H2O,若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t为阴极,Cu为阳极
B. 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C. 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 Pt极上有6.4 g Cu析出时,b极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易与发生加成反应,且
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NH3NO2
HNO3B. Al
NaAlO2(aq)
NaAlO2(s)
C. FeFe2O3
FeD. AgNO3(aq)
[Ag(NH3)2OH(aq)]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三种烃,其球棍模型如下图:
(1)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对应字母,下同);
(2)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
(4)在120℃、1.01×105 Pa下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Ba2++OH-+NH4++SO42-=BaSO4↓+NH3·H2O
B.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Cu2++2Cl-+2H2OCu(OH)2↓+H2↑+Cl2↑
C.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闭合K时,d电极的反应式为PbSO4+2H2O-2e-=PbO2+4H++SO42—
B. 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 闭合K时,Ⅱ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 闭合K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略小于10-3 mol·L-1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均等于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B. 用图2所示装置灼烧碎海带
C. 用图3所示装置吸收尾气中的SO2
D. 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