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5462  195470  195476  195480  195486  195488  195492  195498  195500  195506  195512  195516  195518  195522  195528  195530  195536  195540  195542  195546  195548  195552  195554  195556  195557  195558  195560  195561  195562  195564  195566  195570  195572  195576  195578  195582  195588  195590  195596  195600  195602  195606  195612  195618  195620  195626  195630  195632  195638  195642  195648  19565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Cl易被氧化;④HCl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

(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三种粒子:甲a(单核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乙I(四核不带电荷)、丙e(双核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它们都有10个电子。物质A由甲、丙构成,B、C、D、K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

(2)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E(溶液)→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溶于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醛分子的模型,根据该图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作出该判断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对甲醛分子中碳氧键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单键  ②双键  σ  π  σ键和π

(3)甲醛分子中C—H键与C—H键间的夹角________(“=”、“>”“<”)120°,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

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

(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4)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100 mL⑩溶液中含Fe3+ 5.6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在⑦中缓慢加入①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矾[KAl(SO4)2·12H2O]是一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采用10.0g废易拉罐(90%Al,还含有少量的FeMg等杂质)制备明矾的实验方案如下:

1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代号)。

a.盐酸 b.H2SO4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从溶液C中得到明矾的实验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干燥。如下图所示,蒸发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18.5 g明矾,则明矾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__。(已知:明矾的摩尔质量为474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B.消耗还原剂,转移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水是生成物,且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BC位于第四周期 B. 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7

C. 元素B最外层有5个电子 D. 元素C位于第三周期Ⅴ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 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 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上述提取Mg的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 因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可选择氮气

C. 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可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利用或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利用

D. 从母液中提取MgBr2的先后顺序:先提取Br2,后提取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