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制备丙烯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如下(本题丙烯用C3H6表示):
(1)丙烷(C3H8)脱氢制备丙烯(C3H6)
由下图可得,C3H8(g)C3H6(g)+H2(g),△H=_________kJ/.mol
(2)用惰性电极电解CO2的酸性溶液可得丙烯(C3H6),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则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3)以丁烯(C4H8)和乙烯(C2H4)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C3H6)的方法被称为“烯歧化法”,反应为:C4H8(g)+C2H4(g)2C3H6(g) △H>0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恒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4H8和C2H4,发生烯烃歧化反应。
I.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满足:2v生成(C4H8)=v生成(C3H6)
b.C4H8、C2H4、C3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4H8、C2H4、C3H6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Ⅱ.已知t1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中n(C4H8)=mmol,n(C2H4)=2mmol,n(C3H6)=nmol,且平衡时C3H6的体积分数为。
①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v(C4H8)= _______mol/(L·min)。(用只含m、V、t1的式子表示)。
②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③t1min时再往容器内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4H8和C2H4,在新平衡中C3H6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
(4)“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伴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具体反应如下:主反应:3C4H84C3H6;副反应:C4H8
2C2H4
①从产物的纯度考虑,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越高越好。则从下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300℃0.1MPa b.700℃0.1MPa c.300℃0.5MPa d.700℃0.5MPa
②下图中,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随压强增大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原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已知反应:N2(g)+ 3H2(g)2NH3(g) △H=﹣93kJ/mol。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为____kJ/mol。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 | 436 | a | 945 |
(2)25 ℃时,将a mol/L氨水与0.01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
(3)向含有BaSO4的饱和溶液中
①加入Na2SO4溶液,则c(Ba2+)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改加更多的固体BaSO4,则c(Ba2+)将__________。
(4)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①图中用石墨做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则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mL (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某化工厂提供的硒酸泥(主要含S、Se、Fe2O3及SiO2)中提取粗硒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备注:氧化浸出液中Se的含量为43.45g/L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把煤油加热后再进行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含硫的滤液进行“冷却、结晶、过滤”操作可以除去煤油中的硫,由这一操作可推测硫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浸硒”过程中:
①需要控制H2SO4的浓度至少为3mol/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硒转化为H2SeO3并生成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要将1L氧化浸出液中的硒元素全部还原,需要至少加入Na2SO3_____mol;
(5)滤渣A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滤液B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
(6)处理硒酸泥的另一种方法是往硒酸泥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进行焙烧,本工艺流程与此方法相比主要的优点是(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混合物X可能由Ba(OH)2、NaOH、Na2CO3、KCl、K2SO4中的几种物质混合而成。取适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各反应物都充分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甲中有1.97gBaCO3
B.固体混合物X中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C.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固体混合物X中是否有NaOH
D.用铂丝蘸取溶液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即可判断X中有无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 = 3。下图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至pH等于11时,溶液中:c(Na+)+c(H+)=2c(CO32-)+c(OH-)+c(HCO3-)+c(Cl-)
B. 25℃时,H2C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 10-6
C. 25℃时,CO2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05 mol·L-1,其中1/5的CO2转变为H2CO3,若此时溶液的pH 约为5,据此可得该温度下CO2饱和溶液中H2CO3的电离度约为1%
D. 25℃时,0.1 mol·L-1,的Na2CO3和0.1 mol·L-1的NaHCO3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Na+)>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纯的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常温下向25mL 0.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0.2 mol/L HN3溶液,滴加过程中的pH值的变化曲线(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中应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若B点pH=8,则c(HN3)=(10-6~10-8 )mol/L
C. 点D对应溶液中存在关系:c(HN3)>c(Na+)>c(N3-)
D. 沿曲线A→B→C的过程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氮氧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利用构成电池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发生反应 6NO2+ 8NH3= 7N2+12H2O,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B. 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C. 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 - 6e-=N2 +6H+
D. 当有4.48L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H=92.4 kJ/mol。将l mol N2(g)、3 mol H2(g)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下反应,10 min 时达到平衡,NH3的体积分数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放出9.24 kJ热量,则H2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B. 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最M,混合气体密度d,混合气体压强p,三者关系如图乙所示
C. 图丙容器I和II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则容器I放出热量与容器II吸收热量之和为92.4 kJ
D. 若起始加入物料为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丁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左池的pH值降低
B. 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
C. 右池电极的反应式:2NO3-+10e-+12H+= N2↑+ 6H2O
D. 当消耗0.1molC6H6O,在标准状况下将产生0.28mol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