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用废铝灰(含Al、Al2O3、Fe、Fe2O3、FeO 等)为原料制取明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Fe3+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为1.9~3.7。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时,Al2O3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滤渣2”经碱洗、水洗、干燥和煅烧,得到的产品的名称是_____(填俗称)。
(5)“步骤②”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及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2O4(g)2NO2(g),将装有N2O4和NO2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热水中,烧瓶内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下列结论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B.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 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的是
A. Ag2O(s)===2Ag(s)+O2(g)
B. Fe2O3(s)+C(s)===2Fe(s)+
CO2(g)
C. N2O4(g)===2NO2(g)
D. 6C(s)+6H2O(l)===C6H12O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漂白液(气密性已检验,试剂已添加),并研究其相关性质。
操作和现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缓缓滴加一定量浓盐酸,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熄灭酒精灯。
(1)烧瓶中所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图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
(3)图中盛NaOH溶液的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若用如图装置收集多余的氯气,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装置简图_____
(5)修改方案后,该小组同学制得了较高浓度的NaClO溶液。他们把漂白液和滴有酚酞的红色Na2SO3溶液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已知:Na2SO3溶液显碱性,Na2SO4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Ⅰ.NaClO把Na2SO3氧化成Na2SO4
Ⅱ.NaClO把酚酞氧化了
Ⅲ.NaClO把Na2SO3和酚酞都氧化了
①下列实验方案中,要证明NaClO氧化了Na2SO3的最佳实验方案是_____
a.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b.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c.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d.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
②为证明NaClO氧化了酚酞,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出有毒的甲醛气体。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HCHO)的原理如下(在原电池中完成氧化银与甲醛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相同,甲醛浓度越小,所得有色配合物溶液的吸光度越大
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H++2e-2Ag+H2O
C. 30 g HCHO被氧化时,理论上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
D. 理论上,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三苯甲醇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用格氏试剂)与二苯酮反应制备三苯甲醇。已知:①格氏试剂非常活泼,易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
②
③
④
实验过程如下
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a.合成格氏试剂:向三颈烧瓶中加入0.75g镁屑和少量碘(引发剂),连接好装置,在恒压漏斗中加入3.20mL(0.03mol)溴苯和15.00mL乙醚混匀,开始缓慢滴加混合液,滴完后待用。
b.制备三苯甲醇:将5.50g二苯与15.00mL乙醚在恒压漏斗中混匀,滴入三颈烧瓶。40℃左右水溶回流0.5h,加入20.00mL包和氯化铵溶液,使晶体析出。
②提纯:图2是简易水蒸气蒸馏装置,用该装置进行提纯,最后冷却抽滤
(1)图1实验中,实验装置有缺陷,应在球形冷凝管上连接____________装置
(2)①合成格氏试剂过程中,低沸点乙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格氏试剂过程中,如果混合液滴加过快将导致格氏试剂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
(3)提纯过程中发现A中液面上升,此时应立即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①反应结束后获得三苯甲醇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过滤、洗涤______;
A.蒸发结晶 B.冷却结晶 C.高温烘干 D.滤纸吸干
②下列抽滤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
B.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C.注意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当接近支管口位置时,拨掉橡皮管,滤液从支管口倒出
D.用抽滤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以减少沉淀物损失
E.抽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成剧粒太小的沉淀
(5)用移液管量取20.00mL饱和氯化较溶液,吸取液体时,左手______,右手持移液管;
(6)通过称量得到产物4.00g,则本实验产率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节炎的成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NaUr,其平衡关系为:Ur—(aq)+Na+(aq) NaUr(s),其中Ur—表示尿酸根离子。医生常嘱咐关节炎病人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离心脏较远的部位。因为第一次关节炎的发作大都在手指或脚趾的关节处。这说明
A. 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形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尿酸钠溶解度较大 D. 尿酸钠晶体一定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能够用勒夏特勒原理来解释的是
A.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AgBr是淡黄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
C. SO2催化氧化制SO3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 恒温、恒压条件下,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中充入He后,体系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制得甲醇成品
(一)以CO、H2和CO2制备甲醇
①CO2(g)+H2(g) COg)+H2O(g) H1
②CO(g)+2H2 (g) CH3OH(g) △H2
③CO2(g)+3H2(g) CH3OH(g)+H2O(g) H3
(1)已知: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
C.1100℃时,反应①的K可能为1.5
D.在1000℃时,[c(CO2)·c(H2)]/[c(CO)·c(H2O)]约为0.59
(2)比较△H2_____△H3(填“>”、“=”或“<”)
(3)现利用②和③两个反应合成CH3OH,已知CO可使反应的催化剂寿命下降若氢碳比表示为f=[n(H2)-n(CO2)]/[n(CO)+n(CO2)],则理论上f=_____时,原料气的利用率高,但生产中住往采用略高于该值的氯碳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以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 CO(g)+3H2(g) H1>0
(ii)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H2>0
在一定压强下,1 mol CH4(g)和1 mol H2O(g)在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经历相同时间时,CO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曲线①中n(CO)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B.三种催化剂中,催化剂③的催化效果最好,所以能获得最高的产率
C.当温度低于700℃时的曲线上的点可能都没有到达平衡
D.若温度大于700℃时,C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500℃时,反应(1)在催化剂①的作用下到10mim时达到平衡,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1)在此状态下0至12分钟内反应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H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究表明,CO也可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制备甲醇,原理如图3所示。
(1)产生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燃料电池应用很广,其工作原理如图4,写出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5 ℃时,Ka(HF)=3.6×10-4,Ksp(CaF2)=1.46×10-10,现向1 L 0.2 mol·L-1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 ℃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
B. 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 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