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6245  196253  196259  196263  196269  196271  196275  196281  196283  196289  196295  196299  196301  196305  196311  196313  196319  196323  196325  196329  196331  196335  196337  196339  196340  196341  196343  196344  196345  196347  196349  196353  196355  196359  196361  196365  196371  196373  196379  196383  196385  196389  196395  196401  196403  196409  196413  196415  196421  196425  196431  19643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白黎芦醇具有抗氧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⑴化合物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⑵由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⑷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l3溶液不显色;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显色;

③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⑸请写出以苯甲酸、甲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还原反应在含氯物质的制取、含量测定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⑴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由于副反应的存在,溶液中同时存在ClClOClO3-。若ClClO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abc之间一定存在的等量关系是______

⑵工业次氯酸钠溶液中含有氯酸钠会影响产品质量。测定次氯酸钠样品中的氯酸钠含量的过程如下:

步骤Ⅰ:取10.00 mL 碱性NaClO溶液试样,加入过量H2O2,将ClO完全还原成ClClO3-在该条件不与H2O2反应),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至酸性,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加入0.1000 mol·L-1硫酸亚铁溶液30.00 mL,充分反应后,用0.01000 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该溶液20.00 mL

已知步骤Ⅱ中涉及的相关反应转化为:ClO3-ClCr2O72-Cr3+,则碱性NaClO溶液试样中所含Na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可由ClO2为原料反应制得。某溶液X中同时含有ClO2NaClO2,为测定其中ClO2-的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量取25.00 mL溶液X,调节溶液的pH8.0,加入足量的KI晶体(发生反应:2ClO22I=2ClO2-I2)。滴入2滴淀粉溶液,滴加0.02000 mol·L1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2Na2S2O3I2=Na2S4O62NaI)。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12.50 mL

步骤2:调节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1.0(发生反应:ClO2-4H+4I=Cl2I22H2O),滴加0.2500 mol·L1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40.00 mL。请计算溶液X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原子半径比N小

B. Y和Z既可形成Z2Y,也可形成Z2Y2

C. 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

D. 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双氧水是常见的氧化剂、消毒剂,一种制取双氧水的流程如下:

1电解后生成(NH4)2S2O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来测定,测定时MnO被还原成Mn2,测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pH6时,(NH4)2S2O8溶液与足量MnSO4反应有MnO2沉淀生成,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硫微粒均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非金属元素是地球上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特别是碳元素、氧元素与其它元素结合成不计其数的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最外层有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即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

(2)写出COS的电子式: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杂化,写出与COS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化学式(分子与离子各一种):_______________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试从生成物角度分析为什么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___________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C60分子结构和C60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立方烷(分子式:C8H8,结构是立方体:)是比C60约早20年合成出的一种对称型烃类分子,而现如今已合成出一种立方烷与C60的复合型分子晶体,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C60晶体的分子间空隙中。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中组成的C8H8与C60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前四周期元素。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短周期元素C和D为同周期不相邻的元素,C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VB族,常用加热ECl4(氯化物)溶液的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E原子核外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由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三元化合物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氯元素能与C(非碳元素符号)形成某化合物Q。在1.01×105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53.4L/mol,实验测得Q的气态密度为5.00g/L,则此时Q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如有配位键须用“→”标出)

(4)A、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A2B、DB3,下列关于A2B和DB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相等 B.都是非极性分子

C.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目相等 D.都含有极性键

E.都能与Na2O反应 F.固态时晶体类型不同

(5)D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分子构型为_________。固体DB3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三聚分子,该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6)E单质有两种同素异形体,高温下是体心立方堆积;但在常温下的晶体结构为如下图所示的六方最密堆积(底面是正六边形)。已知常温下晶体晶胞参数分别为a cm和c cm,则该晶体的密度可表示为________g·cm-3。(用含a和c的式子表示,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命题中,错误的项数有( )

①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两种

②元素G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V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4s24p2,属于P区

③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BF3、PCl5、H2O2、CO2这样的分子

④Na2O、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

⑤Cu(OH)2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既能溶于硝酸、也能溶于氨水,是两性氢氧化物

⑥氨水中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NH3·H2O的结构式可记为:

⑦HF晶体沸点高于HCl,是因为 HCl共价键键能小于HF

A. 4项B. 5项C. 6项D. 7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体积均为2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SiHCl3,维持容器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不变,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a kJ·mol1。反应过程中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

B.T1℃时,0~100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SiHCl3)0.001mol·(L·min)1

C.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64

D.T2℃时,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SiHCl3的平衡转化率与T1℃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可推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图乙表示70℃时不同碱性条件下H2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推知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慢

C.图丙表示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推知20℃时向含a mol NaCl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 mol NH4Cl固体会有NH4ClO4固体析出

D.图丁表示光照下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推知光照后溶液中Cl2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g)O2(g)2CO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ΔS0

B.Ksp[Mg(OH)2]1.8×1011可知常温下pH8的溶液中,c(Mg2)≤1.8×105mol·L1

C.反应H2(g)Cl2(g)2HCl(g)ΔH可用下式换算:ΔH=反应中断裂的旧化学键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的新化学键键能之和

D.由反应C(s)1/2O2 (g)CO(g)ΔH=-111 kJ·mol1可知C的燃烧热是111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