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是环状结构,其性质是环烷烃相似
B.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
C.苯的分子式为C6H6,分子中的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和溴水反应
D.苯能使溴水退色是因为发生了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烷的二卤代物是4种,则其六卤代物是2种
B.某烃的同分异构体只能形成一种一氯代物,其分子式一定为C5H12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Kb[(CH3)2NH·H2O]=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线
B.b点溶液中:pH<7
C.d点溶液中:c(H+)=c(OH-)+c[(CH3)2NH·H2O]
D.c、d、e三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为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验⑤ | |
实验操作(氯水均为新制) | |||||
实验现象 | 蒸馏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 | 溶液变蓝 |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
(试管中溶液均为1mL,均滴入氯水5滴)
(1)证明氯水中含有Cl-的是实验__(填序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__。
(2)由实验②的现象可推断非金属性:Cl__I(填“>”或“<”),由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Cl和I同主族,__,得电子能力:Cl>I(请补充完整)。
(3)实验③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__(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__。
(4)同学们根据“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分解”的性质,认为实验⑤中现象不一定说明氧化性Cl2>H2O2。为证实Cl2将H2O2氧化,可继续补充实验:__(填操作、现象)。
(5)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
解释上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若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测定溶液的pH,pH的变化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脱脂棉包住约0.2gNa2O2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图1),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
a.有___生成;b.反应放热;
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H2O2,使酚酞氧化漂白。同学们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可观察到__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以及有机硫,煤气燃烧后含硫杂质会转化成从而引起大气污染,因此煤气中的脱出程度已成为煤气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只写第一级
脱除煤气中COS的方法有的KOH溶液氧化法、还原法、水解法等。
的分子结构与相似,COS的结构式为______。
的KOH溶液将COS氧化为硫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已知:、COS、、CO的燃烧热依次为、、、;还原COS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的______。
用活性催化COS水解反应为,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不同温度下COS的转化率未达到平衡如图1所示;某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1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时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COS的转化率在后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由图2可知,P点时平衡常数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CO2含量偏高会产生温室效应,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CO2的用途广泛,合理使用则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一定条件下CO2可制得Na2CO3、NaHCO3等。
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碱性前者____后者(填“>”“<”或“=”)。
②有下列五种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电解质溶液,将其稀释相同倍数时,其中pH变化最大的是__(填字母编号)。
A.Na2CO3 |
B.NaHCO3 |
C.NaAlO2 |
D.CH3COONa |
E.NaOH
(2)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测得在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 300 | 500 | 700 |
K | 3.00 | 3.47 | 4.40 |
上述反应中a_______0(填“>”、“<”或“=”);在2L密闭容器中300℃下进行反应,若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 mol,当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下图为恒压容器中0.5 mol CO2和1.5 mol H2反应转化率达8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制备HCOOH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催化剂b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经测定,若每分钟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40mol,则每小时可产生O2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B、C同周期,且A元素原子核外s能级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的原子序数比B多1,且C元素的原子核外p电子比s电子少1;D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它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于检验酒驾;E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电离能介于A和C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所得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写出任意一种与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与B元素同主族的元素硅,其四卤化物的沸点和铅的二卤化物熔点如图所示:
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推断如下物质的熔点高低:NaCl_______MgO(填“<”、“>”或“=”)。
(4)元素D可以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不包括________(填字母)。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σ键 g、π键
(5)已知E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橙黄色和紫红色两种E的配合物,其组成均可表示为ECl3·nNH3。为测定这两种配合物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体的样品配成溶液;
b.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紫红色晶体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橙黄色晶体产生沉淀的质量之比为2∶3 。则紫红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化学式,且E用元素符号表示,n用具体数字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0 mL 1.0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Q=cm△t,其中Q表示此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表示反应后混合液的质量,c表示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t表示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的差值。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1 | 25.0 | 32.6 | |
2 | 25.1 | 31.8 | |
3 | 25.1 | 31.9 |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4×10﹣3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用铝土矿和硫铁矿烧渣(配料中含Al2O3、Fe2O3,FeO及SiO2等)为原料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碱式氯化铝铁的流程如下:
(1)步骤Ⅱ酸溶时,Fe2O3被溶解的化学程式为____,滤渣1的成分为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V若将溶液pH调成6,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步骤Ⅵ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
(4)测定聚合碱式氯化铝铁{可表示为[FeaAlb(OH)xCly]n}中n(Al)/n(Fe)的比值的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产品5.710g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氨水,过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3.350 g固体。
步骤2.另准确称取2.855g样品,溶于足量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将滤渣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固体0.4000g。
计算产品中n(Al)/n(Fe)的比值(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