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入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B |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 除去CO2中混有HCl |
C |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稀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保存时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 抑制Sn2+水解,并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
D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操作、现象 | 解释 | |
A |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 | 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 |
C |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 | 说明Fe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
D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应先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 B、蒸发皿既能用于蒸发晶体,又能将含水固体炒干 | C、试纸使用时先剪成小块并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检验溶液的性质 | D、取淀粉水解液用NaOH中和至碱性,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水浴加热,无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未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说明Al2O3的 熔点高于Al | ||||
B | Br2
|
制备少量KBr溶液 | ||||
C | 无色溶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 ||||
D | 将氯气通入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导管口处发出红光,产生大量气泡 | 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2O2呈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象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推断或解释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
| ||
B | 向CaSO3中加入硝酸 | 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该气体是SO2 | ||
C | 同温同压下用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
| ||
D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图中循环Ⅰ中的物质是NaOH | B、图中X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 C、用该方法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 D、二氧化碳“捕捉”室中,将NaOH溶液进行“喷雾”,有利于对CO2的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 | 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 | 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选项 | 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 实 验目的或 结 论 |
A | 将0.1mol∕L的NaOH溶液与0.5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 | 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
B | 向含有少量 Fe2(SO4)3的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uO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 CuSO4溶液中少量的 Fe2(SO4)3 |
C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 | 该气体中含有乙烯 |
D | 将溴已烷和NaOH溶液共热后,先滴加硝酸酸化后,再滴加AgNO3溶液 | 可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