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439  22447  22453  22457  22463  22465  22469  22475  22477  22483  22489  22493  22495  22499  22505  22507  22513  22517  22519  22523  22525  22529  22531  22533  22534  22535  22537  22538  22539  22541  22543  22547  22549  22553  22555  22559  22565  22567  22573  22577  22579  22583  22589  22595  22597  22603  22607  22609  22615  22619  22625  2263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1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
 
【探究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
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延伸】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铜表面也容易生成绿色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实验中,老师取一片该补铁剂用盐酸溶解,经脱色过滤后,得到250mL近乎无色的溶液,继续加入1滴液溴,振荡,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因Br2水本就呈棕黄色,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Br2;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填粒子的化学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现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氧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请你用两种方法支持乙同学,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3)用(2)中所提供的试剂即可验证该补铁剂经脱色后的溶液中含Fe2+而不含Fe3+.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4)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到双氧水,请写出将双氧水滴入该补铁剂经脱色后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溴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查阅资料显示:溴水是溴(Br2)的水溶液,呈黄色;溴水中含有溴单质.
(1)提出问题:溴水能否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不能,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
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能,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
呈黄色是含
 
 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除氯化亚铁溶液和溴水外,还有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结论:溴水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实验后的思考
该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同时得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Cl2,Cl2先将Fe2+完全氧化成Fe3+后,再与 Br-反应.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
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试样A是由氧化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进行实验,最后得到不溶物F和溶液G,不溶物F加入盐酸能放出气体.
精英家教网
(1)写出反应①中氧化铁与铝粉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溶液G中的溶质是
 

(3)写出反应②有关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实验方法是
 
(填操作名称).
(2)沉淀B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沉淀C的成分是
 
;溶液D中所含的酸根离子是
 

(3)沉淀F转化为物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
 

(4)能否将向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换成加入过量盐酸?
 
(填 能 或 不能)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学常见的单质A、B、C(其中A为金属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电解质.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
精英家教网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乙:
 
;丁:
 

(2)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与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B、E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32,D、G均是重要的工业产品,Y、F、H、I均含有同种元素.X含有两种元素,具有摇篮形的分子结构,球棍模型如图2示.H为红褐色沉淀.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精英家教网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
 

(2)写出G的电子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C和I溶液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A、B、C均为钠的常见化合物,在空气中露置均易变质,且A的变质过程中伴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已知C是一种消毒剂的有效成分,D、F为常见单质气体,E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H溶液显强酸性,N溶液中的阴离子与H溶液中的相同.它们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完成下列各题:
(1)检验A在空气中完全变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
 

(2)B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B与C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有1mol C参加反应,电子转移为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4)鉴定H中两种阴离子的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FeCl3溶液中加入a g铜粉,搅拌全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加入b g铁粉,经充分反应后得滤渣c g,若已知a>b>c,则推断c g滤渣是
 
,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铁,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成Fe2+.实验步骤如下:
精英家教网
(1)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
(2)步骤Ⅱ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
 

A.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    B.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确定氧化Fe2+所需NaClO3的量;    D.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3)用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NaClO3+3H2SO4→3Fe2(SO43+NaCl+3H2O
若改用硝酸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2HNO3+3H2SO4→3Fe2(SO43+2NO↑+4H2O
已知1mol HNO3价格0.16元、1mol NaClO3价格0.45元,评价用HNO3代替NaClO3作氧化剂的利弊.利是
 
,弊是
 

聚合硫酸铁溶液中SO4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不是3:2.根据下列供选择的试剂和基本操作,测定聚合硫酸铁产品溶液中SO4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
(4)测定时所需的试剂
 

A.NaOH; B.FeSO4 ;C.BaCl2 ;D.NaClO3
(5)需要测定
 
 
的质量(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选出测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
 
(按操作先后顺序列出).
A.萃取、分液          B.过滤、洗涤
C.蒸发、结品          D.冷却、称量       E.烘干或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