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原溶液中c(Br-)=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HCl)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
测定中和热 |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蒸馏石油 | 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 |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②红色溶液不褪色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溶液仍然透明
A.仅①和④ B.仅①和③ C.仅②和③ D.仅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
C.依据物质摩尔质量,推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D.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用蒸馏法分离两种互溶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是自197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斯图查尔和阿佩里曼成功地合成次氟酸后,这种观点强烈地动摇了。他们在0℃以下将氟气从细冰上面通过,得到了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组成与次氯酸相似,且次氟酸与热水剧烈反应,生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的溶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次氟酸分子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B.次氟酸分解会产生F2
C.次氟酸与热水反应可能有H2O2生成 D.次氟酸的酸性可能比次氯酸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B.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③Sn(s、灰)Sn(s、白) △H3=+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9月25日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的动力材料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C2H8N2遇N2O4后能自燃:C2H8N2+N2O4=3N2+4H2O+2CO2 。但使用这种材料的火箭发射中对环境会产生诸多污染,下面对它可能造成的污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剩余的燃料或氧化剂有毒而污染大气
B.可能是排出的NO2会破坏臭氧层
C.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
D.可能是燃烧产生的CO2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