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过量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3-、CO32- B.Na+、Al3+、Cl-、Ba2+
C.K+、Ba2+、Cl-、HCO3- D.H+、Ba2+、Fe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1kPa,1molSO3中含有NA个硫原子
B.1molC8H18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6NA
C.0.5L0.1mol/LNH4Cl溶液中含NH4+离子的数目为0.05NA
D.反应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的电子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判断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含有苯环和烃基
C.化学平衡状态: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离子化合物:是否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松江区第一期末 )(10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T | 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
X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
Z |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
(1)写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T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 ,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若要证明T、Z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用什么事实可以确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年北京卷)(17分)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Z+W
(1)Y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_。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松江区第一期末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B.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C.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D.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6分)“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图甲是课本有关Na2O2某性质实验的改进。
(1)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试管 ,然后,在导管口A处放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图甲现象,你可得到的两个结论是 、 。
(2)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如图乙,小试管中盛有KMnO4固体和浓盐酸,大试管倒扣在小试管上,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
(3)反应开始后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三、任选合适的试剂在由丙组装的装置中制备并收集氢气(镊子等辅助用品略)。
(4)请简述制备和收集氢气的操作 。
(5)分析上述三个实验,套管实验中“外管”所起的作用通常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