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8安师大附中二模)2006年9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着落,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曾成为航天飞机能否安全着落的制约因素。防热瓦是以石墨材料为主要成分的非常疏松的泡沫陶瓷。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是原子晶体
B、石墨成为该泡沫陶瓷主要成分的主要原因是石墨熔点很高
C、石墨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
D、C60也可代替石墨用作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⑴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 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 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
|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 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可以认为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
⑵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该工艺的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V L 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沉淀,若在高温中灼烧沉淀得白色固体m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一个盛有100mL 3 mol/L NaOH溶液的烧杯,左盘上放一个盛有100mL 3 mol/L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片充分反应后,天平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左盘下沉 B、右盘下沉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得沉淀0.58g,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盐酸,加入盐酸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求:⑴混合物中NaOH、AlCl3、MgCl2的质量各是多少?
⑵P点所表示的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Fe和AL是两种常用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
⑴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n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混合物中Al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
⑵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m 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 (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
⑶向⑵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一金属易拉罐内(内空)放入一匙某白色晶体(CO2的固体――干冰),摇动几下后,立即注入6mol/L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布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变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又重新鼓了起来。
⑴要产生上述实验现象,做易拉罐的金属是 ;
⑵罐壁变瘪的原因是 ,反应方程式是 ;
⑶罐壁再度鼓起的原因是 ,反应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镁铝合金5.1g溶于300 mL 2mol/L的HCL溶液,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A.5.1g B.10.2g C.13.6g D.15.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