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6799  26807  26813  26817  26823  26825  26829  26835  26837  26843  26849  26853  26855  26859  26865  26867  26873  26877  26879  26883  26885  26889  26891  26893  26894  26895  26897  26898  26899  26901  26903  26907  26909  26913  26915  26919  26925  26927  26933  26937  26939  26943  26949  26955  26957  26963  26967  26969  26975  26979  26985  2699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两瓶白色固体,一瓶是硫酸钠,另一瓶是碳酸钠,但均已失去标签。下面是该同学检验这两瓶固体的方法,其中不能成功检验出硫酸钠和碳酸钠的是(    )

A.分别取固体少许加入试管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B.分别取固体少许加入试管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最后滴加盐酸

C.分别取固体少许加入试管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盐酸,最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D.分别取固体少许加入试管中,配成溶液,然后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流程中,理论上正确、实际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6年6月1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就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作出重要批示,部署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一些地方已经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群众健康,成为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环境污染问题是举世瞩目的社会热点问题,下列收集气体的方法既能达到收集目的又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

                  

B.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收集二氧化氮(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有毒但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收集一氧化碳

               

D.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收集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如图)方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导致重大发现。1911年前后,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束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一直被认为是“实心”的原子竟让绝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只有极少数发生偏转;更为奇特的是,有少量的α粒子被笔直地弹回,就像一发高速运动的炮弹被一张纸弹回一样不可思议。根据这一奇特的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通过卢瑟福的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α粒子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氦原子核)(    )

A.实验观察可能导致重大发现

B.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C.卢瑟福的结论是:原子内很空,原子的质量集中在体积极小的带正电的核上

D.科学发现都是意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Ba(OH)2和NaOH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气体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到b点之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的二氧化碳体积是_______________L。

(4)混合稀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

品名:西地碘片

商品名:华素片

英文名:Gydiodine Tablets

华素片(西地碘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碘,含量1.5 mg/片,将碘利用分子分散技术制成分子态西地碘,并含适量薄荷脑等

贮藏:遮光、密闭、在凉处保存

有效期:两年

(1)根据上述说明和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分子式)。

②请推断华素片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白色。

(2)某学生为验证华素片中确实含有上述成分,完全实验如下,请填空:

①取一片药片放入研钵中研碎,再将药粉装入试管并加入约2 mL蒸馏水,向该试管中再加入约2 mL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并用力振荡。

A.酒精            B.乙酸           C.四氯化碳              D.甘油

②描述加入该液体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用该液体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试剂验证华素片中的成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气体

A

B

C

D

E

F

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

48.408 2

48.408 2

48.408 2

48.382 2

48.434 2

48.876 2

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 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是48.4212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F是中学常见的气体。

(1)上述六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少量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写出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2H2SO4Na2SO4+H2O+SO2↑)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SO2和Na2O2的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你从中挑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操作顺序排列(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A.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干燥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B.用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