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736  27744  27750  27754  27760  27762  27766  27772  27774  27780  27786  27790  27792  27796  27802  27804  27810  27814  27816  27820  27822  27826  27828  27830  27831  27832  27834  27835  27836  27838  27840  27844  27846  27850  27852  27856  27862  27864  27870  27874  27876  27880  27886  27892  27894  27900  27904  27906  27912  27916  27922  27930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将继续进行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这是自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成功发射以来的第四次发射。由此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氮气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中使用的燃料也是肼和双氧水,二者简称为推进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2NH4ClO4===N2↑+4H2O+Cl2↑+2O2↑+Q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液态水时放热为Q1 kJ,若生成气态水时放热为Q2 kJ。那么Q1Q2的关系是

A.Q1>Q2                                   

B.Q1<Q2

C.Q1=Q2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25 ℃、101 kPa下,12 g石墨、金刚石完全燃烧分别释放出393.51 kJ、395.41 kJ的热量。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K、Cl、NO                                

B.Ag、Na、Cl

C.Zn2、Al3、Cl-                                                          

D.Ba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

诸葛亮未解奥秘——硫酸铜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第四次释放孟获后,孟获逃至秃龙洞,秃龙大王便扬言要借用四个毒泉消灭汉军。四毒泉中有一个叫“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不久,汉军先锋王平率数百军士前头探路,由于当时天气炎热,人马均争先恐后地误喝了哑泉之水。回到大营后大难果至,军士们个个瞠目闭舌,说不出话来,生命也危在旦夕。诸葛亮面对此景,也束手无策。幸运的是,一老头从此处经过,经其指点,汉军众将士急忙饮了万安溪安乐泉水,方逐渐转危为安,渡过了难关。

      “哑泉”之奥秘何在?经当代化学工作者实地分析研究,才弄清了个中缘由。原来,哑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铜,人喝了含有铜盐的水就会中毒,引起说话不清,呕吐腹泻,最后导致虚脱、痉挛而死。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人误食含有硫酸铜的食物或喝了含有硫酸铜的水之后,再喝万安溪安乐泉水,其中的碱既能中和胃酸又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原来被人体吸收的可溶性硫酸铜转变成了不溶性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对人体不会再产生危害。

      要是聪明的诸葛亮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相信他当时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思考:写出以上材料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包可溶性盐组成的白色粉末,它们含有的离子可能有K、Ba2、Ca2、Cl,现做如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混合、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3)取一定量(2)的溶液,滴入少量稀硫酸,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另取少量(2)的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现现象,试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使用中学常备实验器材,试设计一个实验证实Ba(OH)2和H2SO4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要求作出有关实验原理、过程、现象的说明: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瓶无色液体,若将甲、乙两瓶混合,则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OH和Na;若将乙、丙两瓶溶液混合,溶液中有Na和Cl,并产生气体,把这种气体通入甲、乙两瓶混合液中,则白色沉淀消失,而混合液中增加了Ca2和HCO。试回答:

(1)甲为__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_。

(2)有关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溶液;

②在此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然后在此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最后全部消失。

由此推断:固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可能会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