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 读数次数 | 质量/g |
锥形瓶+水+试样 | 第1次 | 192.214 |
第2次 | 192.164 | |
第3次 | 192.028 | |
第4次 | 192.010 | |
第5次 | 192.010 |
(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上述样品(1.560 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样品↓稀盐酸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第一次实验中,钠球在水面上游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实验中,实验前先要将塑料瓶挤瘪,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的反应实验,并收集、检验生成的气体。Na的密度为0.97 g·cm-3,煤油的密度为0.87 g·cm-3。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液体物质添加完毕后,关闭活栓,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反应开始前钠的位置在________处(填a、b、c)。
②反应后,钠在煤油层和水层面之间上下跳动,反应平缓连续进行。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Na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中的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本实验除能使反应连续进行、收集并检验气体外,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中的浓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A.逐渐增大 B.逐渐变小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 D.先逐渐减小后变大
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下列4个反应:
①2Na+2H2O====2NaOH+H2↑
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
④C+H2OCO+H2
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完成下列问题: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填数码代号,下同)。
(2)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
(3)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LiH中氢离子与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LiH是一种强氧化剂
C.LiH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D.LiH的水溶液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H2O2、Na2O2、MnO2都是过氧化物
B.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e-
C.能使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D.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Zn>Fe>Na>Mg>Al B.Al>Mg>Na>Fe>Zn
C.Na>Mg>Al>Zn>Fe D.Fe>Zn>Al>Mg>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