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Ca5(PO4)3F B.Ca3(PO4)3F
C.Ca2(PO4)3F D.Ca6(PO4)3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向第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剩下0.56 g的残渣;
b.向第二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剩下0.96 g的残渣;
c.将第三份试样隔绝空气加强热后,生成一种固体,冷却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该固体全部溶解,产生x L气体。
(1)单质B是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c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写出上述内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制取甲硅烷的装置与制取________(填“氧气”“氢气”或“氯气”)的装置相似。
(3)加入稀盐酸之前应向密闭装置中通入一会儿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收集甲硅烷气体只能采用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收集完甲硅烷气体后不能直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甲硅烷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甲硅烷通入少量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发现有二氧化锰生成,同时还生成了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然后经测定得知所得溶液为无色的硅酸钾(K2SiO3)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甲硅烷通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现有沉淀生成,然后经测定得知沉淀为混合物,其中有二氧化硅。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未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应后的原溶液中滴入几滴碳酸钠溶液,却发现有气泡迅速放出。则将甲硅烷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完甲硅烷后,检验装置中是否有残留的甲硅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填空: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__。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______,B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______,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氮化硅晶体属于( )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2)写出由四氯化硅和氨气反应制备Si3N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粉末状的Si3N4和水及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结构紧密的Si3N4固体不再受水和氧气的侵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镁橄榄石(Mg2SiO4):_________________;
②高岭石〔Al2(Si2O5)(OH)4〕: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含氧酸及其盐类均可以类似地改写为氧化物形式,请继续改写以下物质:
HNO3_________________;HCOOH_________________;
KAl(SO4)2·12H2O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改写可知,HNO3的酸酐为________,HCOOH与H2SO4反应可制________气体。
(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Fe在Cl2中燃烧可以生成Fe3Cl8,它可以看作是FeCl2·2FeCl3,类似地,碘与Fe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Fe3I8,则它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人工神鼻”大大突破了人的嗅觉
B.“人工神鼻”吸附气体的能力很强
C.“人工神鼻”广泛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自动检测和报警
D.“人工神鼻”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氧化铝陶瓷具有两性,可用来制造人造牙齿
B.氮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可用来制造柴油机
C.光导纤维导光的能力很强,是非常好的通信材料
D.人造刚玉硬度高,可用来制造刚玉球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