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462  31470  31476  31480  31486  31488  31492  31498  31500  31506  31512  31516  31518  31522  31528  31530  31536  31540  31542  31546  31548  31552  31554  31556  31557  31558  31560  31561  31562  31564  31566  31570  31572  31576  31578  31582  31588  31590  31596  31600  31602  31606  31612  31618  31620  31626  31630  31632  31638  31642  31648  3165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

B.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

D.水煤气、裂解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氨气: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S2-的结构示意图:                 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2006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认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一些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某气体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却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该气体是

A.NO                 B.O3                   C.CO              D.氟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四种质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镁铝合金样品①②③④。甲、乙、丙、丁四同学各取一种样品,进行下列实验,测定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Ⅰ)甲取样品①m1 g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再往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1 g。则样品①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Ⅱ)乙取样品②m2 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2 g。则样品②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Ⅲ)丙取样品③m3 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固体完全溶解,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V L,则样品③中m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丁取不同质量的样品④分别和30 mL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取合金质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a

b

c

合金质量/mg

510

765

918

气体体积/mL

560

672

672

求:(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样品④中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3)在c组实验后,还需向容器中加入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为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50 m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各取溶液10 mL,分别将其稀释为100 mL,再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mL。

(2)曲线B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产生CO2体积最大值_____________mL。

(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报道,目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除雷米封外,PASNa(对氨基水杨酸钠)也是其中一种。它与雷米封同时服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已知:

 (苯胺呈弱碱性、易被氧化)

下面是PAS-Na的一种合成路线: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步转化所加试剂及反应类型:

试剂:BC:______________;EPAS-Na: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比。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其PRM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

现有分子式均为C2H4O2的两种链状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如果在P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信号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3∶1,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2∶1∶1。由此推断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A、B两种有机物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且分子中都含有苯环,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A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4%。A有如下转化关系(均为完全反应):

①光谱测定显示,A分子结构不存在甲基,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是A的同分异构体,它是苯的某种同系物经硝化反应后的唯一产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构成化合物X、Y、Z,且X、Y、Z之间也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X是由A和B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组成的化合物,其他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未配平):

Ⅰ.B+CY;  Ⅱ.A+CZ;  Ⅲ.X+YM;  Ⅳ.X+ZC+N;  Ⅴ.Y+ZC+N

(1)上述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编号)

(2)如果化合物M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液体,则X、Y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元素的单质。A、B、C及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未标明),其中B、D、E、F溶液显酸性,又知常温下B为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C在B中燃烧生成E时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E+A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

(Ⅰ)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Ⅱ)实验药品:铁钉(表面无铁锈)、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氧化铜、硫酸铜溶液

(Ⅲ)实验装置(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将A装置与B等装置相连):

(Ⅳ)实验步骤(请将表中空格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铁钉加入到烧瓶中,再向其中滴加浓硫酸

未见明显现象

原因为:

______________

③点燃A、E处酒精灯

片刻后,烧瓶中溶液有颜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烧瓶中产生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反思评价

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装置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C装置中溶液颜色未见明显变化。再过一段时间后,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气球F逐渐鼓起,此时C装置中溶液颜色仍未见明显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E装置中氧化铜由黑色变红的原因,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铁钉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情况下是否发生了反应,请你帮该同学设计实验,填写下表内容:

试剂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