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621  31629  31635  31639  31645  31647  31651  31657  31659  31665  31671  31675  31677  31681  31687  31689  31695  31699  31701  31705  31707  31711  31713  31715  31716  31717  31719  31720  31721  31723  31725  31729  31731  31735  31737  31741  31747  31749  31755  31759  31761  31765  31771  31777  31779  31785  31789  31791  31797  31801  31807  3181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1 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质量摩尔浓度,其单位为 mol·kg-1。5 mol·kg-1 的 H2SO4密度是1.289 4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A.3.56 mol·L-1        B.5.23 mol·L-1         C.4.33 mol·L-1        D.5.0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V mL不饱和NaNO3溶液a g,蒸发掉b g水或加入b g NaNO3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100 g

B.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为%

C.原不饱和溶液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D.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m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公众安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应确保煤充分燃烧和烟道通畅

B.氯气泄露时,应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

C.家中发生天然气泄露时,应立即使用室内电话报警

D.漂白粉与浓盐酸不能混合使用,否则易产生有毒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I)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___(填写“正极”或“负极”);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Z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100 mL 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

(2)在上述所得的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盐酸 1 mol·L-1,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加入200 mL 盐酸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A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多少。

③求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 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配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1)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的体积224 mL(标准状况)。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图。图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g,沉淀刚好全部溶解时消耗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若KOH和Ca(OH)2以任何比例混合,总质量仍保持1.3 g不变,则消耗CO2的总体积 V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mL<V<__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某发动机燃料由A、B两种物质混合而成,A、B两种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已知常温下A、B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

物质

A

B

CO

H2

燃烧热/kJ·mol-1

725

5 518

283

286

A、B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料有91.2 g,在足量的O2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B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求A、B的相对分子质量。

(2)等物质的量A、B混合的燃料有73 g,在160 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104 L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后剩余3.2 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由此可推得混合物中原子个数比N(C)∶N(H)∶N(O)是多少?写出A和B的化学式。

(3)求1 mol由A、B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料在一定的氧气中燃烧,放出2 980 kJ的热量,则反应中生成CO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然界存在的某天然碱(纯净物)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现称取不同质量的天然碱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 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图所示。

(1)若用2.49 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2)另取3.32 g天然碱样品于300 ℃加热分解至完全(300 ℃ 时 Na2CO3不分解),产生CO2 112 mL(标准状况)和水0.45 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上述某次实验中,收集到336 mL(标准状况)气体,该次实验中称取天然碱样品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W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

(2)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计算产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C的合理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T1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Δ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

(1)在上图中作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到t0时的变化曲线。

(2)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 >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T2>T1),反应在t3时间时(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2.1 mol(填“<”“>”或“=”)。

(3)若起始时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和x mol SO3,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的值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