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
a.增大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对硫酸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实行综合利用 ②充分利用硫酸工业生产中的“废热” ③不把硫酸工厂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全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___________(填一项)等环境问题。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
(3)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x的反应。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 B.② C.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 mL,加热至120 ℃ 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00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实验序号 | 样品的质量/g | NaOH溶液的体积/Ml | 氨气的体积/L |
Ⅰ | 7.4 | 40.00 | 1.68 |
Ⅱ | 14.8 | 40.00 | 3.36 |
Ⅲ | 22.2 | 40.00 | 1.12 |
Ⅳ | 37.0 | 40.00 | 0.00 |
(1)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Ⅰ组数据直接推测:标准状况下3.7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L。
(3)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
(4)欲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择第____________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编号 | HCl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B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0.2 | c1 | pH=7 |
丙 | 0.1 | 0.2 | pH<7 |
丁 | 0.1 | 0.1 | pH=5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BOH是强碱还是弱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 mol·L-1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B+)与c(Cl-)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BOH是____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_mol·L-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精确算式(不能做近似计算)。
c(Cl-)-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c(H+)-c(B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防止细菌大量繁殖;(3)水中要溶有充足的氧气;(4)使鱼苗呼出的CO2气体及时排出。在长距离储运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纯净的氧气 B.过氧化氢 C.过氧化钠 D.过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此药物分子中碳链末端羟基(—OH)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CH3(CH2)14CO—后,苦味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以下关于无味氯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棕榈酸的盐类 B.它是棕榈酸的酯类
C.它的水溶液变差,所以苦味消失 D.它的水溶液变良,所以苦味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该化合物可以使溴水褪色
B.该化合物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C.该化合物既可发生消去反应,也可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D.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只有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原子半径:A<B<C B.沸点:A的氢化物低于C的氢化物
C.B的硫酸盐溶液pH<7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NO、NO2与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它们是酸性氧化物
B.NO2是酸酐,而NO不是酸酐
C.NO能跟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
D.NO2的氧化性比NO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