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828  31836  31842  31846  31852  31854  31858  31864  31866  31872  31878  31882  31884  31888  31894  31896  31902  31906  31908  31912  31914  31918  31920  31922  31923  31924  31926  31927  31928  31930  31932  31936  31938  31942  31944  31948  31954  31956  31962  31966  31968  31972  31978  31984  31986  31992  31996  31998  32004  32008  32014  32022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如下图所示,某烯烃X跟溴水反应既可生成A,同时又生成C2H5Br和B,已知G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m(C):m(H):m(O)=6:1:12,H为高分子化合物,I为六元环状化合物。

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C: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式与G相同,且含有一个甲基,同时还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的同分异构体是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有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W是由三种处在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A和G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3:1。固体甲、E、I、F均为常见的单质,其中E在常温下为气体。G为白色胶状沉淀,既能溶解于盐酸,又能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A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且在常温下为气态,固态乙是红棕色粉末。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全部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_________,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

(2)上述转化中,①CE,②DF,③EF,④IF,⑤AB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3)写出W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周期  族

ⅠA

ⅡA

AⅢ

ⅣA

ⅤA

ⅥA

ⅦA

1

 

 

 

 

 

 

2

 

 

3

 

 

 

(1)上述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有:_________种。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①和④、⑤元素所构成的且电子数为10的粒子符号(最常见的三种)_________;其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并举两例来证明这些粒子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参考酸性强弱的比较:HCl>H2CO3>C6H5OH)

(3)除同族元素外,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⑥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试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同学为了证明氨气的还原性,合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涉及的试剂主要是空气、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其他必须的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催化剂(铂丝)。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一次性检查BDEAC连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利用BDEF装置进行的实验,开关操作为打开_________,则B试管中通入的X是_________,发生反应时D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实验时选择与甲同学不同的试剂,然后打开K2、K3,则C管装入的液体是_________。为使实验成功A中除加入一种浓氨水外还需加入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固体)为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在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时在E处有时会可观察到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总结甲、乙同学的实验特点,设计出更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氨的还原性。如下图所示。

请简单说明操作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②配置100 mL 1.00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NaCl固体;

③向100℃时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固体加入盐酸中溶解,然后加水稀释;

⑤分液漏斗分液时,先将下层的液体从下口流出,然后再从下口流出上层的液体

⑥测定某溶液pH时,取一小块干燥的试纸放入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

在试纸的中部,再与pH试纸比色卡对比(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少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清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变小并逐渐消失

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绿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Ⅲ.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

溶解在亚硫酰氯()中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

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碱溶液,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电池的正极为:Li-e-====Li+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仅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浓度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与一定浓度的稀醋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10-a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可能存在的关系:c(Na+)>c(CH3COO-)>c(OH-)>c(H+)

B.a>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可能存在的关系:c(CH3COO-)>c(H+)>c(Na+)>c(OH-)

C.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满足:c(Na+)+c(H+)=c(CH3COO-)+c(OH-),溶液pH不一定为7

D.a=7时,则有:c(H+)=c(Na+),c(OH-)=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10℃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升温至25℃,或者温度仍保持在10℃而加入少量无水碳酸钠,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变的是(    )

A.离子浓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阳离子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氧化性:Pb4+>Br2>Fe3+>Sn4+,欲使某溶液中的Br-、Fe2+、Sn2+三种粒子均减少,其方法是(    )

A.加入足量溴水                            B.加入足量的Pb(NO3)2溶液

C.加入足量的SnCl4溶液                D.加入足量的浓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