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2162  32170  32176  32180  32186  32188  32192  32198  32200  32206  32212  32216  32218  32222  32228  32230  32236  32240  32242  32246  32248  32252  32254  32256  32257  32258  32260  32261  32262  32264  32266  32270  32272  32276  32278  32282  32288  32290  32296  32300  32302  32306  32312  32318  32320  32326  32330  32332  32338  32342  32348  3235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B、E同主族,它们的单质以及它们之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在常温时状态相同,形成的晶体类型也相同;A与C、D与C之间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的两种化合物。试解答下列有关问题:

(1)B、E单质以及它们之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2)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由B、C、D组成的化合物为反应物之一制取由A、C、D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单质与A、C、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硫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于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3)2溶液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学生2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稀释后进行检验,发现溶液呈酸性,对此,学生2提出的猜想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Ⅳ、Ⅴ、Ⅵ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的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试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Cl-+______H+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Cl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若选用Ⅳ为氯气的收集装置,应该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该棉花团应用__________溶液浸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若选用Ⅴ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___________口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1 mol·L-1的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

A.将标准状况下22.4L HCl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即可得到1 mol·L-1的盐酸

B.1 mol·L-1的盐酸的质量分数小于3.65%

C.将1 mol·L-1的盐酸与水等质量混合后,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5mol·L-1

D.将1 mol·L-1的盐酸与5 mol·L-1的盐酸等质量混合后,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一定体积含HCl、H2SO4、NH4NO3、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在足量该溶液中加入少量Mg(OH)2固体,可以使Mg(OH)2固体溶解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

A.Na+、Cl-                 B.H+、Fe2+、Cl-

C.Na+、S2-                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ⅥA族和Ⅶ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周期,ⅥA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比ⅦA族的强

B.浓度都是0.01 mol·L-1时,硫酸溶液的pH比氯酸溶液的小

C.ⅦA族单质的氧化性均比ⅥA族单质的氧化性强

D.加热时,硫酸钠比氯酸钠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AgNO3溶液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光明日报》报道,我国首个以海水为能源的空调示范项目2005年在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已经获得成功。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引起松花江大面积的水污染,居民的饮用水一度处于紧张状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膜分离的方法可以使海水淡化。

B.高效催化剂可使水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

C.氯气、漂白精[主要成分是Ca(ClO)2]、活性炭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但它们处理水的原理并不完全相同

D.固态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