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 ΔH<0,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过碳酸钠的用途相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H2S C.稀硫酸 D.NaHCO3
(3)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纯碱中含有Fe3+等杂质,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3+对反应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 ℃—
(6)以上生产流程中遗漏了一步,造成所得产品纯度偏低,该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检验Y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若想用电解实验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a仍是饱和NaCl溶液,则Y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往U型管添加完饱和NaCl溶液后需加入少量苯,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若想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Y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写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写出戊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乙溶液呈强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蒸馏烧瓶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⑤分液漏斗 ⑥酸式滴定管 ⑦碱式滴定管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25 % B.20 % C.15 % D.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3Fe3++2NO↑+4H2O
B.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
C.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在Na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
C. NaHA溶液pH一定大于7
D.在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证明此溶液是Na2SiO3溶液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但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
B.常温常压下,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即可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