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Fe3++Cu=Fe2++Cu2+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 O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使Fe3+、Fe2+、Zn2+较完全地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分别为3.7、9.6、4.4左右,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3+、Fe2+杂质离子,为除去这些离子制得纯净的硫酸锌,应加入的试剂是
A.NaOH溶液 B.氨水 C.KMnO4、ZnCO3 D.H2O2、Z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 +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 B.T1>T2,ΔH<0
C.T1<T2,ΔH>0 D.T1<T2,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 2H2O(g)====2H2(g)+O2(g)ΔH=Q2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Q3 kJ·mol-1,则H2和CH4的燃烧热的比是
A.(Q1+Q2)/(2Q1+Q3) B.(Q1-Q3)/(Q3-2Q1)
C.(2Q1+Q2)/2Q3 D.(2Q1-Q2)/2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这标志着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发射“神七”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1①
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②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l) ΔH=-1 135.7 kJ·mol-1
B.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000.3 kJ·mol-1
C.N2H4(g)+NO2(g)====3/2N2(g)+2H2O(l) ΔH=-1 135.7 kJ·mol-1
D.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135.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 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黏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