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由CO、CH4、C2H6组成的混合气体8.96 L(标准状况),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H2SO4,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测知NaOH溶液增重26.4 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1 mol
B.大于或等于0.1 mol,小于0.2 mol
C.一定等于0.2 mol
D.大于0.2 mol,小于0.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CO、C2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充分燃烧后,测得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不再含有CO和C2H4。完成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O2所占的体积分数[φ(O2)]为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φ(CO)]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3)原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φ(C2H4)]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插入到反应物液面以下
B.加热时要注意使温度缓慢上升到170 ℃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
D.生成的乙烯中混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使用某些有机物材料给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后果严重。最近研究的一些分解性塑料,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和分解性,能自然腐烂分解。如:
已知3HB的单体叫3-羟基丁酸,则:
(1)4HB的单体名称是___________,3HV的单体名称是___________。
(2)两分子4HB的单体脱水时,生成的环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
(1)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造纸等的黏胶纤维〔成分是(C6H10O5)n〕,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工艺简图如下:
近来,化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NMMO加工纤维素的新方法,产品“Lyocell纤维”成分也是(C6H10O5)n。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Lyocell纤维”工艺流程中,可充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②与“Lyocell纤维”工艺相比,黏胶纤维工艺中会产生含有________ (只填非金属元素符号)的废物,并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③“Lyocell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yocell纤维”工艺流程中的NMMO可按如下路线制备(反应条件均省略):
其中,化合物Ⅰ可三聚为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合物Ⅱ可使溴水褪色。
①化合物Ⅰ也可聚合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化合物Ⅱ与氧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关于化合物Ⅲ、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代号)。
A.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Ⅲ可被氧化,Ⅳ不可被氧化
C.都溶于水
D.Ⅲ可与钠反应,Ⅳ不可与钠反应
E.Ⅲ是乙醇的同系物
F.Ⅲ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
④写出合成NMMO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4种有机物:
④CH3—CH==CH—CN
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如下式所示的
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的分子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实验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燃烧产物浓H2SO4增重2.52 g
增重1.32 g
生成CO2 1.76 g
乙:燃烧产物增重5.60 g
增重0.64 g
增重4 g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A的实验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实验式。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