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4145  34153  34159  34163  34169  34171  34175  34181  34183  34189  34195  34199  34201  34205  34211  34213  34219  34223  34225  34229  34231  34235  34237  34239  34240  34241  34243  34244  34245  34247  34249  34253  34255  34259  34261  34265  34271  34273  34279  34283  34285  34289  34295  34301  34303  34309  34313  34315  34321  34325  34331  3433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

(1) 各组反应开始时,    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试剂用量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分析原因

0.42 g NaHCO3;0.53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与乙中气球的体积相等

甲、乙盐酸均过量,n(NaHCO3)=n(Na2CO3),ν甲(CO2)=ν乙(CO2)

0.3 g NaHCO3;0.3 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0.6 g NaHCO3;0.6 g Na2CO3;3mL 2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片刻后,乙中气球又缩小,甲中气球的体积基本不变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中,均属于大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CO、SO2、NO2   B.N2、O2、CO2

  C.H2、N2、SO2   D.CO、C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3—1所示,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的物质的量n(),A和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体,则C中n(A):n(B)为    (    )

A.2:1    B.1:2

C.1:1    D.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

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 c.无水酒精;d. 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结论

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

 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将煤进行气法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移取10.00 mL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    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方 法

实 验 现 象

验证氧化性

验证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 耐腐蚀性强, 它和它的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的制造中, 这种金属是 (    )

A. 铜                   B. 钢                  C. 釱                  D. 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