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艾滋病问题备受世人关注。最近医学家们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C60的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病毒。放射性14C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2C所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称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2L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
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等于0.6mol/L
B.小于0.6mol/L
C.等于0.8mol/L
D.大于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分别是Fe、Cu、Hg、Ag四种金属元素中的一种,X的单质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但不能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也不和稀盐酸反应。Z的单质也能够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但不能够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Hg,则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
(3)写出Z和Y的硝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Y、Z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食醋:4;牙膏:9;食盐水:7;肥皂水:10;火碱液: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Zn ②NaCl(s) ③Na(s) ④酒精 ⑤H2SO4(l) ⑥NH3 ⑦SO2 ⑧NaOH(s)? ⑨C(石墨固体) ⑩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
|
A.这种原子(110X)的中子数为110 B.这种元素肯定是金属元素
C.这种元素与铅属同一族 D.这种元素为第六周期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少量的氯化铁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8.80mL的碳酸钠溶液
C.配制0.1mol/L的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要洗涤量筒,否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D.振荡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试管,发现有气泡冒出,它是CO2气体
E.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常用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
F.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
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涤所得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B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A.乙炔 B.丙炔 C.丁炔 D.丁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若该有机物的组成只有C、H,则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若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峰,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