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能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B、牺牲阳极保护法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D、放热反应一定比吸热反应更容易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硝酸尾气处理原理:NO2+NO+2NaOH====2NaNO2+H2O,下列气体不可能完全被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的是(n表示物质的量)
A.n(NO2)∶n(O2)=4∶1
B.n(NO2)∶n(NO)=1∶1
C.n(NO)∶n(O2)=4∶1
D.n(NO2)∶n(NO)=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ol·L-1的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图1 图2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U形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___________。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___________。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___________;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作原子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_是还原产物;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是( )
A.a∶b B.a∶2b C.a∶(a+2b) D.a∶(2a+2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