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801  35809  35815  35819  35825  35827  35831  35837  35839  35845  35851  35855  35857  35861  35867  35869  35875  35879  35881  35885  35887  35891  35893  35895  35896  35897  35899  35900  35901  35903  35905  35909  35911  35915  35917  35921  35927  35929  35935  35939  35941  35945  35951  35957  35959  35965  35969  35971  35977  35981  35987  3599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转移电子数为NA

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A

  C.一定量的SO2溶于水后形成pH为2的水溶液,其中H+ 的数目为0.01NA

D.SiO2晶体中每摩尔硅原子可与氧原子形成2NA个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 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 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 白色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一经混合即能反应的是

A.H2和O2                 B.H2和Cl2                C.H2和S          D.H2和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A.SO2通入H2S溶液中             B.Cl2通入NaOH溶液中

C.SO2通入KOH溶液中             D.SO2通入氯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与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水和氧气。如果过氧化氢中的氧原子是示踪原子(18O),当反应完成后,含有示踪原子的物质是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氧气             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向混合物中加入100mL 6 mol·L1HNO3溶液刚好使其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 mLNO气体(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跟稀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3)若混合物中含0.1molCu,则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mol、_________mol;若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粗锌(含少量Fe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其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同学们用该废液来制取皓矾(ZnSO4·7H2O)。 制备皓矾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见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Zn(OH)2

开始沉淀pH

2.7

7.6

5.7

完全沉淀pH

3.7

9.6

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供选择的试剂a有:氨水、NaClO溶液、20%的H2O2、浓硫酸、浓硝酸等,应选用    ,其理由是                

  (2) 供选择的试剂b有: Zn粉、ZnO、Zn(OH)2、ZnCO3、ZnSO4等,应选用     ,其理由是                            

  (3)晶体l→晶体2,该操作的名称是       

  (4)在得到皓矾时,向晶体中加入少量酒精洗涤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削过皮的苹果过一段时间后颜色就会由白色变为褐色,食品科学上称为“褐变”。有关资料显示:“褐变”是由于苹果中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而变色。

为探究苹果“褐变”的原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滴上2~3滴A溶液,继而再滴上几滴氯水。②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2~3滴A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若以上资料解释正确,A溶液应是        溶液(填化学式),写出①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应为:①                          

                                                  

经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说明以上的解释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中省略了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知常温下,B、G是液体,X、H是固体且两者化学式量相差1,其余物质均为气体,且E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F是红棕色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X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H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C与H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该反应中,标准状况下收集到5.6L气体E时,电子转移为      

(4)实验室可用以下装置制出A,则分液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