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⑴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 。⑵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 。
⑶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⑴ 实验开始时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是 ▲ 。
⑵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二根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人甲烷和氧气,可作为一种燃料电池的模拟装置。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氧气的铂极为负极 B.此电池反应为CH4+2O2=CO2+2H2O
C.此电池放电时,KOH浓度减小 D.此电池放电时,KOH浓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1.8×l0-5 | 4.9×l0-10 | K1=4.3×l0-7 K2=5.6×l0-11 |
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
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2 NaCN + H2O + CO2 =2 H CN + Na2 CO 3
D.2C H3C O O H + Na2CO3 → 2 C H 3C O O Na + H2O + 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A.向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pH=7:
2H+ + SO42-+ Ba2+ + 2OH-= BaSO4↓ + 2H2O
B.CaCO3与醋酸(CH3COOH)反应:CaCO3 + 2H+=Ca2+ + CO2↑+ H2O
C.向含有Fe2O3悬浊液中通入HI: Fe2O3 + 6H+=2Fe3+ + 3H2O
D.MgSO4溶液跟Ba(OH)2溶液反应:SO42― + 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除去SO2气体中少量的SO3,可通过装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其中正确的是
①NaOH溶液 ②98.3%H2SO4 ③饱和NaHSO3溶液 ④ Na2SO3溶液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④ D. ①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Fe2+ ﹑NO3- ﹑Fe3+、NH4+ ﹑H2O 和H+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
B.还原产物为
C.若有1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8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t ℃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下减小压强,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2+SO2 NO+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平面镜是由化学镀银的方法,在平板玻璃表面沉积一层银膜而制成的。它的化学原理是银离子在有机物的还原性基团作用下以金属银结晶析出。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若反应后试管壁上有银,可用下列哪种溶液洗涤
A、氨水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亚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准确称取6g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加入100mL硫酸溶液,
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50mol/L B.1.75mol/L
C.0.85mol/L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