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2Z(g)+W(s)
ΔH= —Q kJ/mol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一定是
c(Na+) >c(S2-) >c(OH-) >c(HS-) >c(H+)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 c(HR-)=c(Na+)
D.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见的晶体有如下类型:①分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原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由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固态时的晶体类型可以是( )
A. 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 结 论 | |
A |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NH3是电解质 |
B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C | 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2CO3>H2SiO3 |
D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3.24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氯化钙干燥管A、碱石灰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 2.16g,B管增加了 9.2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试计算:
⑴该有机物3.24g完全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多少L?
⑵推导出该有机物分子式。(写出推导过程)
⑶从红外光谱分析该有机物得知: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而且与氯化铁溶液混合时,会显紫色。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